第1103页

宋福生无语,咱俩是谁不讲理?

“反正他家条件就是如此,咱要是非给大丫嫁一个家底更厚实的,有,能寻到。家底方面,还真不是老隋家的优势。”

马老太比了一个打住的手势:“能寻到也是托你的福,硬去高攀上全看你的脸面,又不是冲咱丫。倒是这个老隋能对你说出咱家丫能干,这话挺称我心意的,说明他家没有完全看你面子,有相中咱家姑娘的想法,是要娶回家好好过日子的。”

宋福生瞟眼老太太,又瞟眼老太太。

就不能和这老太太细聊,因为每次多说话,都会感觉这古代小老太太心里很有数,很让人意外。

难怪茯苓和她奶能经常侃大山,进步太大了,与时俱进。

“你说些有用的,像是老隋当初被征徭役,我听说当初他不是拿不出银钱抵人头,是他们县每家里最少俩人。他乡下哥哥家一点指望不上,一个也没去,可是平日里接触还挺多。那是怎一回事儿?不能将来总打秋风吧。”

宋福生就将知晓的告知老太太。

老隋的哥哥是为老隋小时候砸断了腿,就一直瘸着,在乡下住老宅。

大侄子身体弱巴巴的,老隋的二侄子倒是能顶一个名额,但就这一个壮实的根,下面的全是侄女,仨侄女,咋可能一个户口上让哥哥家唯一壮实孩子去。没招了,才和他家邵波去的。

“照这么说,是个重情重义的。”

“我最初和他走得近也有这方面,看重他给乡下哥哥置办田地,将老母亲接近县里与他住,没用哥哥养老人,他来养。”按理,古代都是长子养老,尤其是乡下的地和房子都给了长子的情况下。

那时候宋福生就觉得,老隋这样的人差不了。

更何况人家哥哥总进城可不是打秋风,是看望老母,是给送乡下种的菜种的粮,哥俩关系好着呢。

马老太问老隋几个儿子,这关系到未来家产分配。

沉吟了几秒,又问道“叫邵波那孩子,个头咋样,长的俊不?”

宋福生站起身:“个头中等,一男娃子,俊不俊又不当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