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页

你这话说出口不觉得如何,还认为不就是至多评价人的品德?可这是皇上指婚,又爱哪个富,王爷的富吗?这叫私议皇家事、王爷亲事,罪刑,拔舌。

老百姓对皇家事,在外面只能说处处说好,明白?

还有,在外面,甭管是对什么人,可以为面子显摆衣裳首饰,哪怕家里有钱,一天换得起三套绸缎衣。

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弟弟在皇上面前怎样怎样。

因为外面有许多更有能耐的人,你看他穿布衣,你看他在种地,他很有可能就是哪个府上的亲戚或是家奴,这里是京城,永远有比咱家厉害的。

杨明远又说:

也别以为有些小口角,真到出事那日,最差最差咱至多带着家当回去做普通百姓,不可能的,没法全身而退。

不为他着想,要为侄儿着想。

杨大嫂忽然冲进屋道,“小叔,我这就收拾收拾东西回趟奉天我娘家,你让你哥别休我,我回去一趟就尽快回来。”

她怕一来一回路上时间长,娃他爹变卦,还特意嘱咐一下这事儿。

杨明远微挑下眉。

杨大哥太知道媳妇回娘家是为啥了,这是惦记回去将信要回来烧毁。

你说那破嘴,要不至于回去嘛,气道:“我恨不得给你嘴封起来。”

杨大嫂一句不敢顶嘴。

今儿她是真怕啦,一个是夫君从没说过和离,被和离吓到。一个是小叔子说的拔舌头,还说一旦惹是非不能全身而退,那话是啥意思?啊?还能给她儿子也砍头吗。

要不说,凡事有两面性,脑子不清楚也好,聪明人不会这么琢磨,而杨大嫂直接就想到最厉害的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