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匣子和炭

因为这奇妙的联想,兴致起来,还特意又拿了石片的棱角在盒子表面刻画了祥云图案,这也勉强算是连秋小姐的首饰匣了。

连秋小姐就是这样不走寻常路的奇女子。

奇女子就着雨水洗干净头发,细长浓密的金发早已经齐着脖颈用石片一小块一小块的割断,因为动手的tony老师是个新手,工具也不趁手,连娃娃头都没得到,垂下来的发尾参差不齐。

原本应该爱美的连秋也不生气。毕竟是自己动得手,有滤镜加成。况且她又不是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如今这情况,只恨不得剃个光头,忍去洗头发的麻烦。

以及,她的下限,随着荒岛生活,也解锁了不少。

在羞耻心和舒服一点形成对抗时,连秋在来到这里的第二个雨期里解锁了洞口一键脱衣成就。

漫步在大雨里,抹了把脸的脸的连秋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闪现出热带地区的草裙。

她…应该…不会到这种程度吧。

用裙子擦干净身体,然后把半干不湿的裙子用树枝支起挂在火堆旁边晾的连秋深思。

连秋的恐慌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在走向答案的日子里,石头堆的石头被挨个挑选,为了合适的形状被大石块沿着木棍蘸着草木灰划出的印子砸。

石堆里探头的幼鸽越来越少,石头堆也逐渐削减,取而代之的是靠近山壁洞口的姑且称之为桌子的东西。一层层石块磨平六面,尽量整齐摞上去的,最上层的表面被打磨的格外光滑。两个匣子?也被珍而重之转移到那里。

桌子做好的三天后,天色放晴。

连秋按照之前的想法,背了陶土过来加水活成泥,又加上砸碎的这些天积攒的雨水洗干净的骨头制成的骨粉,抹在石块堆砌的灶台上。

晴朗的天气,树枝实在好找,火焰第一次日夜不停的烧着,厚厚的黄土块变硬,表面也发生了某种质地的转变,不太像陶,但连秋想要的效果是达到了,距离鸟/枪换炮就差一个陶锅。

想到之前制作陶器硕果仅存的两个,连秋叹了口气,开始思考怎么改进。

之前失败的陶器碎片被砸碎,用石块平整的表面慢慢砸成了粉,她预备加在之后的陶土里。

连秋使劲回想曾经的课本,或者听到过一耳朵的相关知识,她是没有多次试错发明创造的能力的,兴趣也不在那里,在认清自己的长处短处上,她还算是有些心得。

陶器,在她的印象里,包括砖头什么的,好像是要在窑里烧的。

连秋曾经听过一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有科普说是瓷器的制作和温度有很大关系,只有烟雨天才能得到那抹天青色。(注1)

温度,瓷器是,陶也差不多吧,反正两个她也傻傻分不清。

此外,连秋还隐约记得,陶还是瓷还是砖来着,有说工艺提升离不开温度的提升。

温度很重要,而且以她目前的条件来看,应该是越高越好。

那问题来了,怎么增高温度。

她目前能用太阳光暴晒,火烧,再提高温度,现代是窑。

窑这种技术含量高的东西她肯定不会做,有关它的印象就是密闭的至少不太通风的地方?

等等?为什么是密闭狭小的呢?

温度到不了更高,是不是可能和热量传递有关?火焰中心外层远处的差别?如果尽量阻止热量流失,回收利用,温度是不是就高了。

就像冬天旷野点一个火堆,和在一个房间里点火堆,温度肯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