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真的?”妇人向许妍确认。

“真的,但医馆里收的是酸枣仁,还是晒干了的。”

“能卖钱就行,要不说你们这读书人聪明,真是哪哪都有你们赚钱的路子。”围观的人跃跃欲试,但又不好立马上山去打酸枣,大人跟小孩子抢东西,多少有点不好看,心里琢磨着明天早上再去。

有人走有人来,小葵他们先是捏枣肉,后敲果壳,一下午脖子勾得酸疼,加起来一竹篮的酸枣就敲出来一碗多的枣仁。

“许夫子,酸枣仁值钱吗?”大毛皱眉问道。

他问出了其他人的心声。

“不知道哎,但价钱应该不会多高,毕竟酸枣不是啥难得的东西,漫山遍野都是。”许妍说。

“但这也太费劲儿了,我捏石头手都捏麻了。”他不可置信地痛嚎出声。

“嘿,小子,铜板哪那么容易好得,要是一斤酸枣仁一两银,那咱们都不用种地了,把地里种上酸枣树,天生地养又不用除草,可心静了。”许妍叮他一指,喊小葵小鱼:“把你俩的东西拿着咱们回家。”

“回家了给摊在簸箕上晾着,累了一下午换来的,可别给糟蹋了。”许妍笑着叮嘱他们。

堰边的大人先比小孩离开,离开的时候面色不好,第二天来找小葵的多了不少孩子,许妍跟他们打听,都说是家里人让他们去打酸枣的。

许妍就知道今天很少有大人去山上敲酸枣,怕麻烦,怕被没去的人说嘴,比如“哎呀,那谁谁谁都要穷死了,跟小娃去抢那卖不到几个铜板的酸枣子。”

许妍把小葵这边给理顺了也到十月初了,上午主要教小葵小鱼认字背书,下午让他们出去玩小半天,回来后小葵处理她的酸枣和山茱萸,小鱼跟着他娘继续背书。而小羊兄妹三个跟村里孩子一样,啥时间有空就啥时候来屠家听一会儿,认一两个字,在灰盘上会写了再走。

“小姑,我来赶牛车了。”宏义领着春苗进了屋。

“今天回去?”许妍搬凳子让春苗坐,她八个多月了,但因为一直干活,身子骨好,现在肚子鼓得老高,走路还很是灵活。

“小姑,我不坐了,宏义把我送回去还要赶回来,早点回早点来,免得摸黑赶路。”春苗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