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终于跟熊孩子说通了道理,一扭头看着已经认认真真的贾政,不由得捋捋胡须,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来。

只不过贾珍这熊孩子却是依旧熊,扫过贾政已经完成的对联,撇撇嘴,“政二叔,你话本看过没,没有穷酸写精忠报国的,都是风花雪月的对联,还有你这字依旧太死板了。我罚写从来不着你帮忙,就是我大表哥说的,你的字有形没灵。”

贾政眸光一黯,手紧紧攥住了毛笔。

“那你怎么不早说,看着你二叔往坑里掉啊?”贾赦看看宣纸上那方方正正的字,翻来看去,觉得应该还不错啊。

“楷体不就是这样的?老二又不是当书法家,字旁人能认得出写什么不就好?”贾赦说着看向贾珍,“你的字还没他好吧?”

“可是……可是……”贾珍挠挠头,跺跺脚,“就是不对,不对!政二叔难道就想一辈子当个小吏小官不成?文人间,尤其像我像我外祖舅舅他们那种高级的文官,都是很讲究这种……”

绞尽脑汁想了想,贾珍眸光一亮,一拍手,笃定道:“气韵,灵气!”

说着,还学着自己印象中的舅舅模样,贾珍清清嗓子,语重心长叹道:“小贾啊,正所谓字如其人,哪怕是馆阁体,也是能够有自己的风华的。要不露锋芒,严谨方正,但也不能僵硬死板,要方正圆润,大气华美,方为上佳。”

“玛丽在隔壁的,这卷面分也太挑了吧?”贾赦心理腹诽咆哮了一句,“咋不上天啊?”

他倒是有些相信了贾珍的话。毕竟政治书上都说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贾珍的启蒙可是敬大嫂手把手教的,而后也没在贾家学习,是被送到他外家—宋家去学习的。

哪怕没学两年,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生病”请假翘课,可是宋家的文化底蕴在啊!且宁府的学习氛围也比他们荣府要好。

贾珍越说越来劲:“若是看着这样的字,是不会让人居高位掌领导的,因为人死板不懂变通。若是真拘泥礼法,还略有些用处,那最多就是礼部和工部这种需要守礼的地方去。”

一听这分析,贾赦惊诧的挑眉,上下打量了眼贾珍,“你……你……你从哪里鹦鹉学舌来的话?”

还特么给规划上了,那完全就不像一个臣子能够说出来的话。就算说,宋家总不至于当着个外孙子的面这么聊天吧?

若是真的,那宋家败得可真不冤。

“我……”贾珍被眼神吓了一颤,哼唧了一声,脑袋左右转悠了一圈,压低了声音,“我那什么姨夫和我爹聊天的时候说的,说御人治下该怎么样的。”

狠狠深呼吸一口气,贾赦眼眸迸发出一抹光亮来,悄声:“有没有说该怎么治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