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杨大使捉鬼记

“杨大使,你我也算相处非一日,平常你提到僧侣可不是这样的,张某对此辈并无好感,佛法高深,张某才疏学浅,的确不敢妄议,但于僧侣而言,实则良莠不齐,多有难符其实者,甚至不法者亦有之。

你我还是开诚布公吧!”

“我真心想推动他们去天竺,尤其是去我说的那些地方。”

“那些地方有问题?”

张显宗又不傻,立刻就明白过来了。

“这么说吧,西天佛国现在是这些人的地盘。”

杨丰指着路过的一个带毛皮靴说道。

张显宗惊讶地瞪大眼睛。

“那僧侣呢?”

他问道。

“没有僧侣,早就没有了,天竺或者说印度最后一座佛教寺庙超戒寺在宋嘉泰三年被焚毁,至此那里再也没有了佛教寺庙,完全变成了这些人的地盘,至于佛经上那些地方现在早就沦为废墟。目前统治那里的是我们称为德里苏丹国的,不过现在那里乱的很,一群大师过去,恐怕得让人家乱刀砍死,咱们得帮他们,让皇帝陛下派使者带着他们。

算是大明的使者。

这样应该就可以保住他们的性命了。

我搞这个的真正目的,是让他们出钱给朝廷,民间又不能造出海的大型海船,想去天竺得他们集资,然后交给朝廷给他们造船。

驾船的肯定也得朝廷的水军。

一艘船肯定不够,怎么也得十几艘大海船。

他们出钱。

皇帝陛下白嫖一支舰队。

然后同样他们出钱,皇帝陛下白嫖一趟开辟到天竺航线的远航,等这趟完成,大明也就可以和天竺建立起稳定的海上往来了。

白嫖多爽!

你不是不喜欢他们吗?

我记得你们皇帝好像对他们也不是很喜欢。

那就派人跟着去看看,然后他们会看到,西天佛国无佛法,野鹿苑只是一片废墟,恒河两岸的人们早就不知道佛法,他们穷困,饥荒,瘟疫不断,在泥沼中苟延残喘,和他们相比我们大明倒是更像净土。”

杨丰说道。

当然,这没什么用。

毕竟哪怕现代网络那么发达,都还有印吹这种奇葩生物。

他就是想白嫖一场大明和印度的官方交流而已,朱元璋对此缺乏动力是因为这要花钱,但现在有人给他出钱,喜欢白嫖的他应该不会错过,而且和印度,尤其是北印度的交往,会给他带来他最想要的东西。

战马。

马瓦里马。

这是可以说东方最完美的战马。

能在高原的冰天雪地作战,也能在南亚的湿热沼泽作战,吃的也不像欧洲马一样娇贵,但体型却不比后者小多少。

完全可以忽悠德里苏丹国,以合伙对付帖木儿为借口,哄着他们为大明提供少量马瓦里马,然后在大明进行杂交,这东西也不需要海运,只要德里苏丹国愿意提供,可以走乌斯藏陆路进入大明……

他们会同意的。

因为德里苏丹国最大的敌人就是帖木儿。

他们也正是被帖木儿的后人灭亡。

这时候是图格鲁克王朝,他们在不久之后就因为德里之战被帖木儿击败,被后者洗劫德里然后一蹶不振并很快灭亡,这种时候能得到大明这个东方最强大帝国帮助,他们是绝对愿意献马。这时候帖木儿还向朱元璋称臣,只要把这个告诉德里苏丹国,再告诉他们,只要帖木儿打他们,大明就会为他们主持公道,那么献个几百匹马算什么?

其他倒不重要。

朱元璋现在不鼓励和南洋贸易的原因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一是不想出口太多导致国内水稻产区变成经济作物,另外一个原因其实是他手中胡椒太多了……

好吧,就是太多了。

毕竟胡椒保质期极长,干胡椒粒经常晾晒,十几年没问题,所以元朝海外贸易的胡椒,在明初依然堆满朱元璋的仓库,汤和光打下福州就收缴六千多斤。之后三佛齐这些南洋小国依然每年大量进贡,或者说打着进贡的幌子前来贸易,结果胡椒越攒越多到了朱元璋一度想以椒代盐。

也就是让商人往边塞运粮换椒引再贩卖胡椒。

但进口权在他。

也就是国营垄断胡椒进口,商人运粮边塞得引,再从官府换胡椒卖。

但没实行。

以至于堆积的胡椒多达数百万,他干脆拿来赏赐,洪武十二年一次赏京城士兵每人三斤,赏出去得一百多万斤,后来朱棣其实就是捡起他这时期的玩法。

但后来朱元璋找到了印宝钞这种更高端的玩法。

所以胡椒对他也就没用了。

朱棣是因为玩不了宝钞,才不得不换成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