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朱元璋:我四十米长大刀你看到了吗?

在这种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事情上,这些土老财们可是很勇敢。

但是……

“别扯这些没用的,我已经说的跟明白了,别谈感情,咱们就谈钱,你们给我掏钱,我给你们驱逐晋藩,就这么简单。”

杨丰很干脆地说道。

白头发向后面一招手,然后两个青壮抬着箱子上前,放到杨丰面前打开……

“大使,这是一万贯宝钞,大使到今日为止,已经付了两万贯钞,故此明日还会有一万贯送到,大使接下来尽管在此闹,如今距离秋收还有一个月,一个月内大使花多少,咱们给大使补多少。只要大使带着这些乡民喊出驱逐晋王,并带着他们到各处县衙向地方官员请愿,至于如何请愿,大王在应天府是怎么做,在这山西也怎么做就行。这次若真能将晋藩逐出山西,那另外还有十万贯相谢,且以后山西商人在各地交易钱款都由银行存取。”

白头发说道。

所以他是要杨丰以请愿为名打砸各地官衙,制造民变的气氛。

这样就可以配合那些进京敲登闻鼓的儒生,王奋已经南下,估计很快就会纠集一批儒生进京,然后以山西民意敲登闻鼓,而朝中山西籍大臣肯定支持……

现在都察院老大就是山西人。

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原本历史上被朱棣杀了的暴昭。

这个姓的确很独特。

但至少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很纯粹的汉姓。

没有其他民族改的。

他相对来讲政治立场上应该是和刘三吾接近,这也是后来建文朝的可以说忠贞不屈者,但问题是现在关系的是他乡党,他不可能背叛乡党,所以只能支持山西士绅。再加上已经算皇太孙阵营的来恭,都察院两个大佬全都会加入倒晋运动,有皇太孙的支持,有他们的据理力争,还有杨丰的直接威胁,晋王被赶出山西是结局已经注定。

当然,这只是他们想的,他们以为的。

“行!”

杨丰满意地拎过箱子,然后交给旁边的春姬,后者赶紧趴在箱子上数钱。

行个屁啊!

朱元璋要的又不是这个。

朱元璋要的是矛盾激化,然后让他儿子和杨丰拼命,只不过他儿子明显也不傻,现在想把徐辉祖拖下水当炮灰冲锋在前的,但徐辉祖同样也不傻,他就是不上当。

故此局面僵持了。

同样朱元璋也无法达到目的,而他根本不在乎这里的破事,他要的只是他儿子和杨丰拼命。

所以……

无论杨丰在山西怎么闹,就算真打砸周围各地官衙,他也不会做任何决定。

杨丰连应天府都砸过。

在山西砸几个县衙算得了什么?

总之他还是会继续坐视,继续不做任何决定,同时任由驱逐晋藩的声势做大,然后以此逼他儿子无路可走只能放手一搏,毕竟晋王会害怕真闹到移藩,他必须自救了。但真驱逐晋藩这是不可能的,至少朱元璋活着时候,是不会干的,不是说他心疼自己的儿子,而是他肯定不会受这些士绅的威胁,他们越闹,朱元璋就越不会顺他们的心意。事实上真闹大了的结果,倒是很有可能惹来皇帝陛下四十米长的大刀,像这样的刁民已经不是一般的刁民了,必须重拳出击。

现在他们就敢搞阴谋,和杨丰联合驱逐藩王,那以后还不得上天啊?

法不责众?

把几十万江浙富户扔凤阳开荒的他脑子里会有法不责众这个词?

管你多少人,敢给他搞事情,统统都抓起来,籍没家产,然后扔到边塞开荒去,可以说这些士绅闹下去最可能的结果,就是面对皇帝陛下四十米长的大刀。

不过这与杨丰无关。

他收钱办事。

至于结果关他屁事!

反正朱元璋就算举起四十米长大刀也不会伤到他。

至于砍死多少士绅,杨大使已经说的很清楚,大家就是钱财交易,不谈感情,所以他们死活关他屁事,然后一万贯到手的杨大使,紧接着走到承恩门前,举起了手中喇叭筒……

“魏国公,告诉晋王,杨某给他十二个时辰考虑,十二个时辰后,若他还不肯见我,那我就很难保证我会做些什么了,杨某可是有病,上次海上爆炸让我精神受到了严重创伤,就像是得了失心疯,我们那时候管失心疯叫精神病,所以我有精神病,这病一发作起来行为不受控制。所以他要是十二个时辰后再不出来,那我这病可就要发作了,那时候无论我做了什么,都是犯病时候不受控制,此事早已经奏明贵国皇帝陛下,贵国皇帝陛下也是体谅的。

总之,我有病。

我有精神病。

他要是十二个时辰后还不出来见我,那我就要发飙了。”

杨丰喊道。

喊完之后很显然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