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敢叫日月换新天

现在呢?

有消化工业化的市场吗?

如果跨越到蒸汽时代,就目前这个世界的人口,消费能力最多也就维持百万级别的工人。哪怕不进入工业化,仅仅把水利机械化普及,这个世界的人口,也就能维持五百万以内工业人口。明末江南仅仅靠手工业和少量水力机械,就已经把吕宋土著搞得忘了怎么织布,大量的布匹完全摧毁了吕宋土著的手工业,甚至都把布卖到印第安人那里。

一个盛泽就敢说日出万匹,衣被天下。

因为江南的纺织业规模太庞大,甚至已经让传统的纺织区鲁西一带基本上没有了纺织业,纯粹变成为江南输送棉花的,直到咱大清把江南杀的尸山血海之后鲁西纺织业才开始复苏。

所以这个时代工商业能吸纳的人口数量,在均田制后人口爆发式的增长面前真不值一提。

还得靠土地。

不停地开拓。

因为均田制让新成长起来的人口无处容身,这时候以各种方式鼓动,让他们走向远方。

所以具备军事能力的农民,会一代代离开家乡,踏上开拓的道路,在所有能开荒的土地上扎根,成为这些土地的主人,然后他们也会成为新的消费者,支撑后方更大规模的工业化,而内地因为均田制,始终不存在土地兼并,也避免了历代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崩溃。

这是一个体系化的理论,所有五台山出来的新学毕业生们一致的理论支撑。

“今日本官就做主了,所有那些分了田的,都以村编成义勇。

一个村就是一个队。

能拿起刀枪的青壮都算在内。

百姓的确不能用火器,但弓弩都是太祖高皇帝准许的,各地弓箭社也是太祖高皇帝恩准的,故此本官做主给你们每三个青壮一张弩,有能用弓箭的给你们弓箭。不过这些弓弩都是官府的,也不能白给你们,你们可以用射到的猎物偿还价钱,如何定价由本官另定,每年偿还一部分,分五年十年都行,若猎物不够就得用粮食了,何时凑够,何时就归你们了。

包括箭也一样,也允许你们也这种分期偿还领取。

此处靠着群山,山林野兽又不缺,只要用熟练了,就是老虎也一弩箭射死。”

刘文说道。

这样就可以逼着他们练习了。

领了弩回去就必须练习,不练习就得每年交粮食,所有只要交猎物比交粮食划算,他们就必然要去练习。

至于这些猎物,那当然拿去做罐头,像虎肉罐头,熊肉罐头,这些在远离山区的城市,应该并不难卖出高价。

而练习所用的箭,同样也是要按揭的……

好吧,就是按揭。

这是刘文的好朋友,一个算学进士研究出来的,他只是借用而已,他们除非撞大运,给他猎杀到猛虎之类大型野兽,否则就只能每年坚持练习,然后进山狩猎,用这些猎物偿还弓弩价格。至于山里野兽猎不完的,这里向西可是茫茫的秦岭,而且这种策略也用不了多久,用弓弩就是应急,以后会准他们用火器的。

而且火器也是按揭的。

官府白送,先给百姓用着,然后每年偿还一部分价值。

他面前的百姓没有意见,因为这些都是分了田的,李义的可以说还乡团正引起他们的恐慌,这次是靠着刘知州指挥有方,还有他亲自带着锦衣卫杀敌。但接下来的清丈,他不可能每一处都亲自参加,如果那些已经被分了田产的士绅,和李义一样带着土匪回来,没有武器的农民们如何抵御他们?现在知州愿意免费提供弓弩就属于救他们命了,至于说收些东西当然是必须,这些弓弩都是官府的又不是他自己的。

“在队以上设营,一个乡设一个营,本官任命营长。

以后无论那个村遭遇土匪,就可以举烽为号,由营长带着其他各队义勇过去救援,就像这次不过百多马匪而已,真要是一乡数千义勇,无非一顿乱箭射杀而已,不光是分了田的,其他那些乡村也可以加入。”

刘文说道。

“刘知州,谁给你这种权力,你不过是一文官,如何敢擅自聚兵,难道不怕有谋反之嫌疑。”

就在此时一声怒喝。

刘文抬头看着正在骑马走来的几个官员,为首的还是个红袍文官。

“这位上官是?”

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