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张佳木虽然位卑职轻,但名声已经很不小,勋贵们躲到西山来,总不能是没有原因?这会儿见了他,各人都是有点诧异,但看到薛恒吩咐下人,帮张佳木回城去取东西,安排坊里事物,摆出个长住西山的势式来,各人也就心中释然,不少人心中暗道:“看来他是要置身事外了。”

想来也是好笑,全京城都知道必会有变,就一个宫城里头的皇帝不知道,还在打算十七日再会群臣,商议决定储君的事。

一个皇帝当成这个模样,其实除了在宗法大事上失了人心外,还有点贪图女色外,景泰帝倒是没有什么恶迹,但就是一个宗法之事,就叫他失去了所有人的拥戴,在场的人,全是大明勋贵,算是这个国家与皇室关系最密切的统治阶层,比起大学士王文之辈,手中握有真正的实力,消息也极为灵通,但这个阶层已经把景泰帝彻底抛弃,可以说,这场政变,皇帝已经是输定了!

“今早我赶来西山,路上倒是遇着于胡子了。”

有人在人群中窃窃低语,另有一人问道:“他怎么样,有什么不对没有?”

“倒是没有。”先说话的那人摇头道:“他是照常上衙门办事来着。听说正督促下头查察京畿一带有没有受雪灾的,年前两场大雪,受灾的颇多,他要安排赈济。还有,冬天边关无事,但眼看就要到春天,万物复苏,他要兵部下文,安排边将烧边,此事要紧,于胡子忙的不可开交。”

“哦,他倒是忧心国事,可惜,哈哈。”

“是啊,哈哈。”

说话的人,彼此打着哈哈,这些人都是大明勋贵,每个家里都是良田万亩,庄园无数,家里奴仆少说了也几百人。一旦复辟成功,于谦失势是势成必然的事,然而这会还在操心别的事,在这些人看来,当然是愚不可及,不可救药。

张佳木问王增道:“烧边是怎么回事?”

王增道:“就是在春夏之交,把边关数百里内的草场全部烧掉。如果是这样的话,北虏想要入境侵袭,就要大费周章,很难深入。”

“哦,原来如此!”

张佳木这才懂了。烧边一事,在正统之前是力行不懈的,边将年年都要深入北境几百里,把水草牧场全部烧光,这样的话,游牧民族南下入侵,沿途马匹无法获得给养,人数就不能太多,负担不起,所以在正统之前,并没有大的边患。

从正统年间开始,文官用事,文武不协,朝中又是宦官当事,边境事不甚了解,亦不关心。所以边将烧边也就懒惰了,最多烧到几十里,上百里,这一点距离,在蒙古人来说也就是一天的事,有什么用?

于谦现在担任本兵,把烧兵之事又好生抓了起来,这会就开始部置,数月之后,就能大举出兵,北上烧边了。

王增倒是也说了一句公道话,他道:“于胡子勇于任事,坚毅敢为,老实说,他是个难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