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这也是宫中笼络大臣的一种办法,每逢宫中后妃有节庆,命妇都会盛装入宫拜见后妃,然后赐宴,赐物,皇家和勋戚大臣的关系,在命妇于宫中的遭遇也能稍微看出一点什么来。

但太子现在可是没后妃的,徐氏想也不想,当即答道:“是个叫万氏的都人见的咱们,一般的赐宴,临走的时候。又给了不少东西。”

她说着,当女儿的就把几个镶着由红绿松石组成漂亮图案的攒盒拿了出来,除了这些盒子,还有一个精巧的宣德香炉,两把倭刀、两锭五十两一个重的永乐年间的官银,两匹上好的松江葛布,林林总总,加起来几百银子,不过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显见得万氏在挑选的时候,下了不少功夫。

张佳木拿起两把倭刀来,抽开一看,寒光湛然,果然是极为用心打得的好刀。

他的部下也用这种型制和倭刀近似的横刀,后来日朝战争时,大明辽东明军与倭人打了七年之久,辽东镇的将士们也很喜欢这种倭刀的式样,照样打了不少。但铸刀的工艺是没有办法模范的,虽然倭刀的锻造还是和大唐学习的,但几百年后,大明的制刀技巧已经确实是被倭人给远远抛下了。

“九哥。”张佳木把倭刀抛给任怨,笑道:“你和周毅两人,一人一把好了。”

普通的倭刀要值好几十两银子一把,仁宣年间,倭人一年几贡,倭刀流入也多,但回赐之时所费的金银也很不少,所以倭刀的价值也是居高不下。从正统年开始。对倭人的朝贡限制就多起来了,倭刀流入变少,价格也就更是居高不下。

象这种镶嵌了宝刀,打造的锋利又外饰华丽的宝刀,价值更是不菲。在任怨表示感谢,并用感慨的口吻提起现在倭刀和扇子等倭人的特产流入更少,价格更高的时候,张佳木只是很随意的挥一挥手,自己又限入沉思中去了。

万氏等太子一干人的示好,其实倒是无所谓的事情。现在张佳木已经成功的跳在太子这头,除了忠于皇帝之外,他与太子的关系也是人近皆知了。

在他看来,皇太子其实地位稳固,但是一个被废过的人来说,是巴不得自己手上的实力一天强过一天的。张佳木不知道,其实在天顺年间也闹过废太子的风波,但皇太子在一票文臣武将的支持下,顺利平安的度过。现在两人的同盟关系,究竟是谁更主动一些,还真是一件说不准的事。

倒是任怨提到的番货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贵的事,很值得上一下心。

大明的海外贸易,在洪武到永乐年间。是一种净赔的生意。张佳木去查过具体的数值,总之,在仁宣年间有一本账,大明的几百万金银在这种朝贡体制之下被挥霍一空了。有人说回赐之中有一部分是宝钞,其实回赐还是以金银和丝绸实物为主,到了正统初年时,大明国库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因为朝贡回赐又浪费了好多。

至于郑和出海,也是赚赔不赚的生意。几万人规模的下西洋,用度简直是无可估量的大。每天一地,为了宣示国威,都赐下大量的金银。等那些蛮夷回来朝贡时,又给他们金银来换他们的特产,几十年下来,真是亏的不知道怎么算为好了。

所以在宣德年间,朝臣们劝阻了想再次下西洋的皇帝,并且后来又偷偷烧掉了海盘的造宝船的图纸,用这种态度来抵制这种劳民伤财之举。后世有人说这些大臣是鼠目寸光,放弃了和西方争夺海洋……真是活见鬼,张佳木身处这个时代的时候,倒是不觉得这些文官做的有什么错。

但海禁一开,想再彻底禁绝也是绝不可能的事了。就算现在,也有不少人从事海外贸易,只是一经发现就是斩首,张佳木记得,前一阵福建发现了三十几人的海商团伙,卫所兵当场打死了十几人,后来俘虏的十几个人也被下令全部斩首了。

就算在这种严刑峻法之下,还是有不少大海商和半海商半海盗的团伙冒了出来,再过百十年,就是中国海洋贸易的一个顶峰,有一个西班牙商人给他的国王写信,信上说,如果中国皇帝愿意,他可以叫自己的海船从泉州一路排到马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