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一般来说,张佳木这样的锦衣卫使等于是皇帝的家臣,虽然比起太监来要远一些,但是比起普通的大臣就要近乎不少。在正统年间,朝会时锦衣卫使马顺多次斥责朝班中的大臣。甚至在王振示意之下,朝班一散锦衣卫就会立刻抓人,或是下诏狱,或是用廷杖来教训那些满嘴喷粪的文官。这种惯例使得马顺极为骄狂,到了景泰元年,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杀,马顺还敢在大臣们议事的时候出来插话……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堂堂的锦衣卫使被一群文官拦住了暴打,前来援助的锦衣卫们被文官们打跑,而堂堂的锦衣卫使就被这帮发了疯的文官们给活活打死了。

前车之鉴不远,虽然张佳木觉得没有哪个文官或是一群文官会是自己的对手,但人家讲话的时候出来插话明显是很二百五的行径,所以在皇帝召见大臣或是和别的大臣说话的时候,他这个锦衣卫都督也就老老实实的等在一边,只等皇帝与外臣们说完之后,他才会上前发表自己的意见。

至于那些大太监们则是雁行排列在皇帝的御座两侧,太监是正经的皇帝家奴,说话是不必在这种场合来说的。

在御座的左侧,张佳木看到了神色不安的蒋安,看着神色苍白的东厂提督,张佳木轻轻点了点头,在他这种有力的表示之后,蒋安惨白的脸色上终于露出了一点血色。

“姓杨的这厮,好生可恶!”在一个内阁学士嘀嘀咕咕的奏完事后,皇帝原本平板无波的脸上突然露出怒气来,双手用力一拍御座的把手,怒喝道:“来,拿蒋安来!”

一般来说,皇帝对身边掌权的大太监会给相当的面子,当年王振当事时,皇帝以大伴相称,就算是勋戚公侯,也要对王振称一声王翁,对王振也要行拜礼,不然的话,一定会倒霉。就算皇帝对普通的大太监。也会在言辞上客气一番,象现在这种语气,明明蒋安就在身边,还这番大声吆喝着叫某人来,就是在表示,皇帝对某人很生气,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就在蒋安脸色惨白的准备出来接受雷霆之怒,而其余的大太监都是一副事不关已或是想落井下石的神情时,张佳木适时的出来趟浑水了。

他上前一步,语气很恭敬但也很坚决的道:“皇上,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青县的事生气,如果是,臣有话要说。”

“嗯。”皇帝点了点头,又用力拍了拍御座的把手,把紫檀把手拍的“啪啪”直响,然后才又向张佳木道:“一个奉御,胆敢带着东厂番子回家耀武扬威,这还罢了,居然一言不合就擅捕知县,谁给他这个权力,如果惩制,以后随便出去什么人都敢擅拿亲民官,还成何体统?对了,卿出来说话,是不是已经着锦衣卫去把那些厮们都抓起来了?”

皇帝说起那厮当然算是爆粗口了,当然,比起成祖皇帝的朱批,当今皇帝已经算是儒家培养下的谦谦君子般的帝王了,现在朱祁镇如此失态,显然是对眼前这件事极为震怒,非常的震怒。

第230章 不同看法

“皇上,臣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张佳木神色安然。但当着皇帝震怒的时候,也就是他敢这么直言顶撞了。

“哦,是吗?”朱祁镇立刻回过颜色,狐疑地问:“卿有什么想法,但言无妨。”

在一旁的几个文臣都用羡慕的眼神看向张佳木,他们虽然备列内阁或是六部,说起来要么是大学士,要么是九卿,但论说起来,在皇帝面前还真的不敢这么犯颜直谏。

便是皇帝身后的那些大太监们也是神色各异,在内廷之中,自然也有大太监敢这么和皇帝说话,但是当着外廷官员时,他们总是牢记自己皇帝家奴的身份,绝对不敢和皇帝顶嘴,时时刻刻维护着皇帝的权威。

事实也是这样,宦官的好处就在这里,皇帝可以非刑处置而不必担心人说闲话,中官的死活外廷是没有办法多嘴的,不管是皇帝用杖还是罚人种菜掏粪,这都是皇帝的家事。再大的宦官也就是皇帝的家奴,和内宫养的趴儿狗的地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