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

象太平侯所言,却是因为意气所致,实在是有点太过分了。

“老荣国公一生英雄……”薛亨这一次是真低声了,确实,太平侯这个老荣国公之子,老英国公之弟,确实是张氏一族的耻辱。

他们在这里嘀嘀咕咕的闹小动作,皇帝则期盼着内廷送来消息,内廷之中,却又盼着外头送来好消息。

宫中如此,宫外的皇城之中,六部并各卿司监局,不管是太监宦官,宫人官吏,或是禁军杂役,人同此心,都是在等着行宫方面过来的消息。

夺门之变时,全城都是骇然,在夜色之中,大雪纷飞之时,家家闭户,人人不敢外出,甚至天明之后,大局底定之时,犹自有不少人家门窗紧闭,根本不敢外出,连起火吃饭也是害怕。小民百姓,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哪怕当差纳粮苦上一些,好歹是太平年景。

若是夺门乱了,大明内战,苦的自然就是这些最底层的小民百姓们了。

所以人同此心,夺门很快平定下来,天子复辟,百姓却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现在又传来太子可能出事的消息,百姓心思浅,就想着这等事不是太平年景的事,若是真的,天下是不是又有可能祸乱?

天子脚下的百姓都是如此,更别提外省,更加不提那些偏鄙之处的乡民了。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大底如此。京师的一件小事,传到外面,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特别是北方向来有教门中人为祸,从成祖年间的唐赛儿,到现在仍然有不少教派在暗中活动,白莲教,向来是大明朝廷的大敌,凡朝中有什么变故,则必定是妖言者煽动人心的最好说辞,有真有假,煽动起来才易打动人心。

后果自然极为严重,是以也是人同此心:“太子平安归来才好!”

满城之中,亦不乏燃香祷祝的,百姓心中质朴简单,现在天子是姓朱,太子则是将来的天子,天子安则天下安,小老百姓亦无法可施,无法可想,自然而然的,只有燃香一支,为这个国家的储君,亦是国本,燃香默祝。

……

在满城的压抑和沉默之中,也在香火升腾之时,驸马都尉薛恒带着自己的一队家人,大约十余人的伴当向着城外策马狂奔而出。

第四拨信使是火起后两刻功夫,也就是第一次试图入内失败后而出,正好和薛恒在皇城西门相遇。

消息不妙,虽然相信还有一站接一站的信使,隔一刻功夫就往京师赶,西山行宫距离京师正好一个时辰左右的路程,如果在这里等着,一刻功夫以后,又会过来一拨信使。

从天未明时第一拨赶到,到现在正好快一个时辰,算算如果太子被救,大约也最多是两个信使之内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