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张佳木执掌大权之后,锦衣卫形象重立,虽然很办了几个案子,但在民间形象反而更好,风评一好,害怕锦衣卫的人可就少了。

今日此事,算是给方方面面都有一个警告,便是锦衣卫的内部人员,自己也是甚觉提气。

“大人处事,嘿,真是没说的”四周的人散的差不多了,连黄二也和孙锡恩一起走了,他奉命办事,事情完了就得备案上报,所以还有屁股要擦。

留下来的只有一个试百户,带着几十个校尉看着现场,雇来几辆骡车,预备把尸体搬回去,等死者亲属来认领。

夫子们胆小,畏畏缩缩的不敢搬动,校尉们看的不耐烦,便自己上去搬抬。

一个看着四五十岁大的中年汉子一边搬动着尸体,一边向着自己同伴道:“跟着这样的大人,才感觉胆壮提气,这三十多年过来了,今天可真提气。”

“嗯,有这什么点感觉。”答话的校尉是个壮棒小伙子,说话也爽利,只道:“以后,踏实跟着大人干吧,吃不了亏”

第349章 送信

王增与张佳木一揖而别,两人在西华门外分开,王增自回在正南坊中的靖远伯府去。天气和暖又不甚热,满街的绿柳青槐叫人看了满眼舒适。

街边到处都是从各门进来的乡下脑壳,看了也不惹厌,因为他们推着小车或是赶着毛驴进来,卖的正是那些时鲜蔬菜。

菲菜都已经快过季了,仍然一担担的挑进来;萝卜青芹蘑菇青菜全是水嫩嫩的,一筐筐的抬了进来。

“辣椒来,辣椒来。”就在坊中最热闹的市口,有人叫卖着辣椒。

这玩意儿,张佳木自己宣传,公侯贵戚们也尝试过此味,不过,在百姓嘴里口碑不算太好。大家觉得太过辣口,不如胡椒性温而开胃,这玩意看着绿而小巧,吃起来硬是霸道的紧,实在是遭不住。

王增自己的看法也是如此,不过,张佳木觉得市场还有待打开,百姓一定会很喜欢这种调味品,并且会非此味不下饭,只是有待时间来叫大家接受罢了。

今春辣椒收获已经不少,但张佳木的大棚王增也看了,辣椒非得增产几十万斤不可,除了准备供应京师外,还打算向辽东输出。

“那里苦寒。”王增记得张佳木说道:“百姓冬天要出门,就得往脸上手上抹猪油,不然非冻坏不可。冬天吃的是什么?就是一坛子一坛子的泡菜,没有泡菜,就没有下饭的物什了。这会子的泡菜又没入辣味,一味靠酸来提味道,我看,辣椒传入辽东,不光为赚钱,是一件利国济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