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页

“既然如此。”张佳木缓缓摇头,道:“老先生先告一阵子病,如何?”

此事已经是僵局,就张佳木的情报来说,不仅是年富的兵部有麻烦,就是赵荣的户部,似乎是李贤安排了余子俊为侍郎,倒不能不佩服,内阁安排人是有一手。

王越是能力很强,而且性子桀骜不驯的人,所以遇到能力也强,操守也好的年富,一样敢于顶牛。

余子俊性子平和一些,但自己清廉,于是就很瞧不起品性不怎么样的赵荣,两个侍郎和一批中下层官员一安插,打乱了年富和赵荣在部里的下属网的布局,于是一切都混乱起来。

第585章 乱麻

现在的局面错踪复杂,乱的如一团麻团一般。

皇帝都不好出面硬顶,张佳木除非再发动一次政变,把所有的反对派全砍头,不然的话,也是无能为力。

因为文官做的一切都是在法理允许的范围之内。

除掌握了政府权力之外,文官们还有舆论导向的控制,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几万官员,还有地方上的几十万生员和士绅。

在北方,士绅们的力量弱些,因为北方的封地亲藩多,勋戚武臣多,所以地方士绅的力量不如南方。在南方,于其说是皇权下的官府在统治,倒不如说是表面上的文官政府,实际上的士绅加宗族的统治。

在江南,大士绅的力量足够驱除地方官员,能教某个官员干不下去。

清末时,江南大士绅的力量足够牵制地方官员,包括满洲的江宁将军在内,全部被乱丝缠的动弹不得。

甚至是朝廷任命的巡抚,因为士绅们集体抵制而不能上任,士绅之权,明清之际在南方足以改变或引导朝廷的最高决策。

士绅们不仅是大地主,还是新闻发言人,舆论导向的引领人,是族长,是地方公益的发起倡导人。

因此,在地方上,士绅们说一不二,庞大的士绅群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其实凌驾于任何集团之上,什么文官,什么宦官,武臣,甚至是皇权,都并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明中晚期,因为开关之后,南方的士绅且文且商,势力大增。因为白银大量涌入,整个南方的工商业都是蓬勃发展,士绅无比富庶。而与此同时,北方因为连年的灾害而困苦不堪,朝廷必须购买大量的军粮发向北方,再支付边军大量的军饷,已经不堪其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