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页

“那么。”胡濙接着道:“如何跳出这兴亡规律呢?”

“依你说,有没有办法?”

“没有……”胡濙显然也不是草包,早就考虑过类似的问题,但他的答案显然是悲观的,听着王骥发问,他摇了摇头,道:“帝王由圣明到平常,再到昏聩,甚至残暴,这都是无可更替的事实。你看,从周朝的文武二王,再到幽、厉,汉之文景,再到恒灵、唐之太宗比起僖宗,宋之太祖太宗,比起钦宗,哪一朝,不是由治到乱,帝王血脉,也是由强到弱。从来没见过,一朝亡国时,帝王能英明如类祖宗的。”

“帝王不成,大臣呢?”

“大臣又没有全权,有全权的,就成了新朝的开国之君了,比如杨坚,李渊。”

“如果大臣有全权,又不篡逆,如汉之诸葛亮呢?”

“那也不成,一个人再强,也不能成为整个国家的救星。”说到这,胡濙也面露吃惊的神色,他看向王骥,笑道:“佳木该不会是想当这个人吧?”

“我看蛮象。”

“这可真真是天大的野心。”胡濙沉吟着道:“要说权势,魏国公、英国公等诸家也不及他,宦官也得让他三分,现在又打倒了咱们,这个国家,除了皇上,也真的没有人可以制约他这个人了。”

“皇上也会让他几分的,皇上虽不算明君,但信起一个人来,还是能包容的。当然,皇上一般也不大信人就是了。”

“但愿他能成功吧。”胡濙不大想谈下去,他笑道:“今天晚上,谈的够多了说实话,我们是已经故去的人了,虽然人还在世上,但实在的精神,却已经死透了。”

“是的。”王骥承认,“我每天睡觉,想的都是永乐和宣德年间的事,正统和景泰这二十多年,说实话,老夫不大在乎,也象局外人一样。”

“为儿孙计,说真的。”胡濙劝他道:“叫增儿不要和张佳木斗下去了,他不是对手。”

“你该知道。”王骥苦笑道:“我这个嫡孙是什么脾气,劝是劝不动的,而且,当初是咱们拱他出来,现在叫他收手,也是难了。”

“你这个孙儿,也是胸中有丘壑的人,只是,在见解上,看来是不及张佳木了。也真真是出奇,张佳木的父亲,我们都熟悉的人,谨愿朴厚,很老实缜密的一个人,当年给皇家当秘密差事,辛苦一场,落个没下场,因为这个,所以皇帝和咱们有心照顾,愿本以为,此子当个指挥佥事就算到头了,谁知道竟是现在这局面人生,真是从何说起。”

“儿孙自有儿孙福。”王骥倒是看开了的样子,笑道:“我是不打算再问世事了,这一回的事,我已经看清,咱们这位一手扶植起来的小子已经不是咱们能掌握控制,更加不是咱们能对付的人了,既然如此,不如就在一边笑看。说真格的,我对他的治乱循环很有兴趣,倒真的想再多活几年,看一看他如何解决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