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

“好兵”

李贤虽然是文官,但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一看这群少年军人的神情,便是知道,眼前的这个方阵之中,站立的所有少年,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军人。

“只是一群孩子,怎么能,怎么会?”

就算当着一群锦衣卫的官,李贤也是难掩震惊。他曾经巡阅过边军,京营也是经常校阅,除了那些百战余生的边军将士,他在哪里能看到这么多真正的军队?

桀骜不驯的眼神,挺拔的身姿,傲气的面孔,充满疲惫但又力量感十足的身躯……还有身上重厚的甲胄,锐利的长矛和腰间的佩刀,尽管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儿郎,但任何一个细节,都足以显示出,眼前这个方阵中的所有少年,尽管年纪还小,但无可指摘的细节都足以证明,这是一群经过训练,并且能承受任何艰险任务的虎狼之师。

“向阁老行礼”

武志文横列在李贤一旁,一声吆喝,三百少年军人一并提臂至胸,齐声道:“阁老好。”

“好,好”李贤先是下意识的,接下来却是极为高兴地:“威武雄壮,好兵,不,你们将来都是好将官。”

“谢阁老”

这一套礼仪,都是张佳木自坊丁队时就已经有条例在了,包括敬礼,问好,对答,队例训练,军人仪态等等。

同时还有衣着,细节,都很注重。

因为张佳木相信,军队是至阳至刚的地方,只有通过对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磨练,甚至是不必要的残酷,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锤炼出来的军官,才有资格在几年或十年后为他统领倾天下物力打造出来的强军。

在这种理念下,队例训练,一举一动,都是极尽完美,在展现在李贤面前的,就是已经经过半年以上的苦练的军队,他们说是少年,但其实在某些方面已经比身经百战的边军将士还要更强的多。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的人?”李贤信步而行,在第三列的排头看到一个矮个少年,个虽不高,但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双目亦是坚毅有神,光看仪态端的不凡,而除了仪表不凡外,站姿也是完美无可挑剔。

但李贤注意的不是这些,他注意到这个少年背后用不明显的细绳在衣甲内绑了一块板子,板子两边有尖锐的钉子,钉子的尖头已经沾上了血迹。

联想到当时军队体罚军人的习惯,李贤下意识的认为这是被体罚的一种表现。既然如此,他决定卖个人情,问清原由后就赦免了这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