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

内轻外重的格局已经形成,非得痛加整顿不可了。

惟功小小年纪就能下这种决心倒没有什么,年少而志高的人比比皆是,但光志气高没有实力就是笑话,叫很多人笑不出来的就是惟功不仅有决心和意志,还有实现自己决心及意志的实力。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已经算是摆明了车马,按惟功的步伐来说,以前奏请整顿只是泛泛之谈,最近的上疏,就是具体的步骤了,一旦成功,就算是两边对奕,惟功算是正式动了自己这一边的棋。

“这叫当头炮。”看着脸有忧色的七叔,惟功轻笑着说道。

第255章 父子

从七叔处出来,惟功心情感觉十分轻松,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往张元功的住处走了过去。

“我知道你的决心已经下定了,昨晚经筳之事,皇上和元辅也显然下定了决心。”

“哦?”

父子两人见了面,张元功劈头就是这么一番话,倒是叫惟功感觉有些意外。

“元辅昨晚亲自进讲,说起图说周亚夫细柳营一段,对汉时重将权,别有一番议论。”

“是劝皇上对边将多给奖励尊荣么?”

“正是。元辅还说了一句俗话,叫文官提笔安天下,武将马上定乾坤,文武各有用处,不可叫文官太压制武臣。”

文官集团势大,是明英宗土木之变前后开始冒头,成祖年间,隐隐还有武官压文官一头的感觉,武选司郎中不比文选司的权威稍差,正统之后到成化为之一变,正德嘉靖又是一变,到万历年间,文官兵备道便能呵斥总兵副将,视为奴仆,张居正算是文官中的异类了,他扶持的李成梁成为事实上的辽东王,戚继光将蓟镇永平一带掌握囊中,十年时间无人能动摇,马芳的马家成为世袭的大同和山西将门,俞大猷的儿子后来也成为福建总兵官,只是命运也不算好,和其父一样的悲催坎坷……

“皇上是怎么说的?”

“皇上自是夸赞元辅所说甚是有理,道是祖宗刀尖上得来的天下,不能叫文臣们由笔尖上坏了去。”

“这算是替我造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