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正如惟功所料的那样,张惟贤已经年过二十,颇有一番建功立业的心思和想法。

这些年来,眼看着惟功从一个山村带回来的野小子走到如今的地步,张惟贤若是不动心才有鬼。

但事情想的容易,做起来却是十分的复杂,这些天来,眼看着李如松将五城兵马司囊入巡捕营,每日操练,已经很有一个样子,而张惟功更是在大张旗鼓的修路挖沟,全城里甲街巷各坊都被动员了个遍……光是从动静来说,惟功这边绝对又是排在第一。

不管怎么说,张惟贤也是佩服这个堂弟,做什么都能在人先,不落人后,做什么都能搞出偌大的声势出来。

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京营的事动静全无,张惟贤急切之下,准备去定国公府,当面催促徐文壁早作打算,不能事事落在人后。

就在他打算出门的时候,门上张福亲自来报,却是徐文壁来访。

张惟贤赶紧迎出门去,长身玉立,一身锦袍的徐文壁已经到了门前,张元德站在一侧陪着,他也是听到信息,赶来迎接。

定国公说起来是中山王徐达一脉,一府两国公,死后封王,生前备受信任,在猜忌心极强,刻薄寡恩的太祖手里,徐达简直就是一个异数,他的子孙原本是封魏国公,靖难事起,府中另有一脉支持朱棣,靖难之后,就成了现在定国公的祖先。

这样的家世,犹在英国公府之上,现在的实际权势也是定国公府稍强一些,所以对徐文壁的到来,估计整个英国公府都十分慎重。

张惟贤一看到徐文壁,赶紧就迎上前去,躬身致礼,说道:“国公前来,下官未能远迎,实在是太怠慢了。”

徐文壁搀扶起他,笑道:“世兄何必这么见外拘谨,我们在家里就说家里的话,不要闹官场的规矩了。”

张元德也道:“定国公来是有要紧事情要谈,老大不必客套,我们赶紧落座吧。”

“是,儿子听父亲的吩咐。”

张惟贤知道徐文壁这样必定是有十分要紧的事,因此也不敢怠慢,连忙将人带到自己居住的上房,等下人们送上茶水后,他就挥动右手,叫所有人都赶紧离开。

“世兄,你我两家都是与国同休的勋贵国戚,今日蒙朝廷信重,委我们整顿京营的大差,世兄心里可有什么定论?”

落座之后,徐文壁连茶杯也不曾碰,劈头便是开始询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