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嗯,经费我已经给用诚下过指示了,近期之内会拨给你们五六万银子,国峰你好做!”

五六万银子,如果是在宁远一带已经够买近万亩土地了,这年头隆万大开海刚刚开启,海外的银子还没有流水一样的输入中国,银价还没有低落的很离谱,通货膨胀对大明人来说还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一个名词……一下子就是这么一大笔银子投入,这可真是大手笔。

“属下全力以赴。”

王国峰知道惟功不喜欢属下大吹牛皮,他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话语仍然是十分简单。

惟功回头对这个心腹笑了笑,承天门已经到了,以他的身份可以一直坐轿或骑马到午门前,但他还二十不到,和那些文官老臣或国公别这种苗头诚属不智,便是早早在承天门下了马。

待惟功赶到文华殿时,殿中济济一堂,不仅是文官,右首还站了一票有都督府差事的公侯伯等勋臣武臣。

事情大条,万历的情绪似乎也不是很好,看了看最后到达的惟功,问道:“张惟功,你来的比朕还晚,何姗姗来迟?”

“臣有罪。”

惟功无可辩解,只得免冠谢罪。

此时按刀在金台下的候拱辰上前奏道:“臣奏皇上,张惟功于承天门前就下马,一路步行而来,是以迟到。”

万历微微动容,他没想到惟功居然谦抑至此,当下点了点头,道:“知道了,张惟功日后于此等场合,不可拘泥过于谨慎,可骑马至午门前下马即可。”

“臣遵旨。”

一场小小风波就此过去,由兵部张学颜亲自口述塘报内容,凡听到的无不忧形于色。

这一次北虏进犯的规模真是前所未有,距离上次这样规模的寇边还是隆庆四年的事了,根据情报,这一次主持寇边的是俺答汗的长子黄台吉,对此人明廷下的功夫不小,知道其志向远大,不满于父汗受制于明朝,更不满父汗事事听从汉女三娘子的意见,自受抚为顺义王后意志消沉,满足于与明朝互市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再无雄心恢复大元。

应该说,黄台吉确实是一个有雄心和能折腾的人,他连合朵颜部,泰宁部,还有插汉部,黑炭石部,只要是那些不肯老老实实与明朝展开贸易在草原上安生过日子的部族都被他联合起来,每年都会给大明找无数次的麻烦,当然也是欠下了大明边民累累血债,死在其手中的汉人和被他掠夺而去的丁口不计其数,不知道有多少青壮男子被迫在草原上替蒙古人牧羊放马,又有多少汉人女子被他们欺凌侮辱。

朝廷久欲制之,但现在这种安守长城防线,不使虏骑随意破口威胁京师的局面已经是得来不易,至于说深入草原,将仍有威胁的敌人彻底消息……好吧,自从太宗和宣宗之后,大明就再也没有这种实力和勇气了。

或许武宗皇帝真的能在草原上追亡逐北,但文官集团将这个不安份的皇帝牢牢绑住了,不使他松动手脚,没有真正的国家资源的配合,武宗虽然是皇帝,也只能小打小闹,而且战功都被文官给漂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