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嗯?”

在接近李成梁总兵府的时候,一队骑兵匆忙赶来,李平胡听了之后,拔马上前,对惟功道:“张帅,有紧急军情,我家大帅和巡抚大人等都赶往镇东堂去了。”

“哦?”惟功心中一动,点头道:“既然如此,本将也去镇东堂。”

镇东堂是在广宁府前街最中心的地方,并不是固定的衙门,而是一座辉煌高大的建筑,镇守辽东的三位大员,分别是辽东巡抚,辽镇总兵,还有镇守辽东太监,遇到紧急军情,都是这三个人聚集起来商量和会议后决定,当然,这二百年来,有时候是太监强,太监话事说了算,有时候是巡抚强,巡抚话事,现在明显是李成梁这个总兵官强势,就算到镇东堂开会,估计也就是走个表面的形式了。

地方变了,好在相隔不远,往前不到二里,更为宽阔的一处地方,看到高大的厅堂在望时,便是镇东堂所在地方。

隔着半里路,就能看到大量的轿子,轿夫被隔在外围,再继续往里,是拴马桩上扣着的大量的雄壮战马,无数穿着铠甲,身高体壮,面容和气质都十分彪悍的士兵聚集在一堆,在大声地说笑着。

第345章 家将

这些士兵最少有三四百人之多,全部是披着大红披风,身上的甲胄也是精良无比,闪烁着钢铁的寒光,看到惟功等人前来时,这些兵士自发停止了交谈,用眼神打量着奔驰过来的惟功一行。

很快,他们的眼中就有一些遮挡不住的蔑视之意。

和他们相比,惟功和他的部下平均年纪最多二十,基本上没有经历过战场,只有少数人在平定南城大豪时杀过人,但根本达不到有杀气的地步。

而这些骑兵,虽然站的很随意,但身上的铠甲是标准的边军负重,按照规定,是从铁盔到铁甲,到护胫,护腕,护臂,护心,铁手套等一套俱全,唐顺之在武编中就以“边军劳苦”为题写道:“各边军士役战,身荷锁甲,战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铁盔脑盖重七斤,顿项,护心铁,护胁重五斤,弓撒,箭代重十斤,腰刀三斤,蒺藜,骨多重三斤,箭筒一斤,战勾连绵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计八十八斤半!”

眼前这些壮硕骑兵,虽然弓箭撒袋等物放在战马身上,骨朵和蒺藜等物也在战马皮袋之内,但全身束甲,身背腰刀,顺刀等兵器,负重肯定也在六十斤以上。

这等于是后世的人在身上扛着四五筒纯净水桶在行动,只是束甲在身上没那么不便利而已。

这样的重甲,一般是做战时才穿,可是这几百骑兵,穿着随意,似乎在身上就穿着棉甲或锦袍一样,十分的轻松随意,他们的身上,弥漫着一股杀气,整个人都十分精悍,不光是那种无用的虚壮和胖大,而是杀敌过百,自身武艺十分高明,劲力蓄积到骨,可以穿甲长时间作战的高手。

这种水平的武士,在很多军镇都是将领级别,凭着家传武学和家族扶持才能到这样的水平,京师之中,二十万营兵也挑不出几个这样水准的高手出来。

而在眼前,随随便便就是有数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