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页

一个火路墩可能只有十几人到几十人,若是几十上百个火路墩呢?

再有更大的兵台,军堡,容纳几千上万的兵马在其中呢?

再加上边墙和各将军的机动兵马,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就成型了。

大明这一套防御体系在中期之前还是很有效的,北虏就算犯边也很难深入,但这些体系是建立在军堡中的士兵勇武敢战的基础上的,如果墩中和台堡的军人只知道固守,畏惧不敢出战,那么这防御体系就几乎无用,犯边的敌人只留少量兵马戒备即可,根本无须在意后路被抄,整个防御体系就又变成单薄的一层边墙,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辽阳镇的防御体系总的来说不脱墩台堡墙的范畴,不过以辽阳军的勇悍敢战,这些防御体系自然也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惟功的眼中,不远处的墩堡中隐约能听到训练的声响,哪怕是这样大雨如注的天气,训练仍然是不可断绝的日常科目,这样的军队自然可以信赖,那个小小的墩堡,也自然成为这一片荒凉如海的地域的一块定海磐石,令得这一片地方,安然无事。

第794章 进堡

下了大路往西行得里半路程,中心堡气象庄严的堡门便是在望。

四周也是一般的农田,只是平整的更好,种子也明显种了一段时间,隐约可以看到不少地方已经出苗,看起来象是一块块绿色的毯子,轻柔的覆盖在大片的黑土之上。

放眼全球,有深达近一米黑土层的地方,也就是这一片松嫩平原和乌克兰的广袤平原,另外便是江南以塘泥覆盖出来的人工的黑土层,舍此之外,再无其它地方有这般肥沃之极的土地。

在雨中,每个人都用若有所思的眼光打量着眼前的地块。

今年看来雨水还不错,入秋之前若再下得两三场透雨,不论是高粱还是小米或是什么其它的作物,应当都是可以丰收了。

惟功也是十分欣喜,固然这里不是麦子和稻米,这两样主食才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但有足够的小米和可食用的高粱也很不坏了,今年看来天时不错,未来却是越来越干旱,最差的年头如果没有足够好的水利措施怕是连种子粮都收不上来,他已经着人到吕宋一带寻访玉米和番薯种子,玉米足够耐旱,边角地上种植一些是很好的杂粮补充,番薯更好,又不占地还能肥田,是休整地力时种植的好作物,现在似乎北方已经有地方在种植,应该是嘉靖末年就传入中国了,但早期种植不得其法,直到明末清初之后,掌握了番薯育种和去枝等诸法之后,番薯产量节节攀高,最终和玉米一道,成为清季中叶中国人口爆炸增长的最大功臣。

玉米,番薯,甚至还有辣椒,烟草,这些东西,都已经是惟功汲汲渴求的好东西。

他麾下人才众多,包括徐光启等人在内已经在他的鼓励下精研了多年的农学,屯田司和农学院合作,不停地提升着辽阳作物的产量,如果这些种子到手,可能很短时间,不需要几十年的时光就能掌握提高产量的办法。

到时候,一切就真的不同了。

整个屯堡,方圆三里许,在西南一带也是一个县城差不多的大小了,事实上普通的屯堡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区域建堡,普通堡少则千多人,一二百户,住的屯堡方圆数百步就足够了。大一些的普通堡四五千人,也就里许方圆也尽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