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殿下因何会有如此大的改变,让云峥受宠若惊!”

“米勒古说的,他说你将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要我不可对你羞辱过甚,西夏的人中不缺少武士,也不缺少悍将,甚至不缺少百战百胜的大帅,真正缺少的是你这样懂得内政的人,我今天其实一直在冷眼旁观,你在暴怒之下依然能够将繁琐的小事一一的理清头绪,偌大的太子府被你用了半天时间就调配的井井有条,这确实是一个本事。

如果不是因为葛秋烟已经上了元府名册,还给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男子汉大丈夫顾忌的是一张脸面,谁在乎一两个妇人女子,给个痛快话,成不成?”

见着宁令哥拍过来的手掌,云峥紧绷的脸终于松弛了下来,探出手掌和宁令哥三击掌为誓。眼见云峥和宁令哥化解了矛盾,坐在上首的米勒古频频地点头,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结果,他真的很看好这个年轻人。

“明日的守卫是个大问题,现在兴庆府可以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两场刺杀怎么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明明只是小事而已,暗地里派人追查就是了,何必动用大军全城搜捕,这里是兴庆府,不是什么军镇,大军也应该遵守规矩,有事情也该是开封府的事情,而不是军队的事情。

事实上兴庆府越乱,敌人就越是高兴,也只有让兴庆府乱起来,人家才好浑水摸鱼,西夏的军力强盛不假,我们不能骑在马上打下天下之后,再骑在马背上治理国家吧,军队是用来防止外敌入侵,或者开疆拓土的,不是用来杀百姓的,就算是要杀,也是开封府衙役的事情。

如今,西夏照搬了大宋的管制,连开封府都搬过来了,这没什么,既然搬过来了,就要用啊,中书,枢密,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我们一个都不缺。

为什么开封府不审案子?为什么飞龙院不去监视天下,为什么中书如同摆设?为什么磨勘院这么些年居然没有磨勘出一个可用的文官?

青天子一言可决天下事这是不对的,一个人就算天纵英才,也不可能不出纰漏,一个人就算精神再健旺,也不可能统御一个国家。所谓的朝廷,就是一个将所有人的智慧统一起来然后再释放出去的机构,朝堂上,互相妥协,互相让步这是常有的事情,不这样就只能硬碰硬,如果将来殿下没有青天子的威望统御国家,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在我看来,大宋的弊病就在于文人统军,军人低人一等,文官的毛病是只要不打仗,能用其他法子应付,就应付,这就造成了他是三国中最富庶的一个国家,兵力却是最弱的一个,而西夏恰恰相反,是武人担任文官的职责,武官最大的毛病就是老子手里有刀,谁他娘的耐烦去用嘴说服,手起刀落,人头落地,什么都用不着解释了,只是你的子民少了一个。这样下去,西夏永远都富庶不起来。

银夏二州乃是帝王之基,更是天府之国,那里农田肥沃,甚至可以种植稻米,只要把会种地的汉人都迁徙到银,夏,他们只会种地就让他们去种地,每年只需要收缴税收就是了,党项人喜欢放牧,那就去放牧,贺兰山脚下有的是现成的牧场,每年也只需要缴纳牲口就是了,至于兴庆府,完全可以成为西夏的商业,文化的都城,一个都城本该就是这样的,繁华,平安,不会随时随地看见死人,不会听见马蹄子响就会抱头往家里蹿。

有粮,有马,有商人,有工匠,再加上西夏战无不胜的猛士,这样的国家没理由不兴盛,为何会被弄得蜷缩在河套之地动弹不得?”

云峥开始说的时候,宁令哥还不是很在意,可是慢慢的他就放下手里的酒杯整个人变得郑重起来,米勒古也凑了过来,紧接着别的西夏勋贵都闭上了嘴,听云峥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见解。

说到高兴处,云峥请宁令哥拿出一副地图来,指着四面皆敌的西夏土地又说:“西夏是四战之地,所以军力只可增强不可减弱,南面的大宋一时半会拿他没办法,东面的契丹人我们也拿他没办法,这两个国家太大,就算是一时半会沾点便宜,也于事无补,向西攻击吐蕃不划算,我们是一路往上进攻,太吃亏了。

事实上我们的进攻目标应该是回纥人!有一条道路叫做丝绸之路,而西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唐朝的时候一条丝绸之路让长安成为一个两百万人居住的庞大都市,现在为什么没落了?唯一的原因是丝绸之路断绝了,其中最大的祸患就是回纥人,如果青天子能击败回纥人,打通丝绸之路,允许宋朝的商贾和西域的商贾交易,我们从中收取赋税就足够青天子带兵攻伐八次环州所得。”

“你怎么知道朕攻伐环州所获不丰厚?”李元昊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看样子偷听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忍不住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