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页

兰州的地形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两山夹一沟,沟里有条黄河,据说远古之前,黄河的水量远比现在要大,否则也劈不开厚厚的黄土最后抵达东海之滨制造出肥美的下游平原。

李清考虑的自然不是这条黄河的历史意义,他只想弄明白这条黄河如今到底适合不适合成为一条运兵河。

国相的国策乃是前人根本就没有使用过的策略,以前的时候,所有来自北方的攻略都是从陆地上发起的,而这一次,国相在总结了自己南征失败的原因之后,认为黄河这条天然的水道大有可为。

从陆地进军,如今已然不可能了,富弼接管了青塘,利用远寨六部来固守湟水一线,让西夏军队想要再次入侵青州成了一个美丽的泡影。

远寨六部以前虽然是西夏人,但是如今的他们比宋人还要痛恨没藏讹庞这个西夏国相。

西夏王后利用西夏王谅祚的旨意,想要重新招降远寨六部,并且为此许下了丰厚的奖赏,无奈,远寨六部被没藏讹庞伤害的太深,他们得到的回答只有招降使者的人头。

从低向高出进攻本身就非常的困难,如今,远寨六部已经被富弼牢牢地束缚在大宋的战车上,如果不出现颠覆性的变化,远寨六部成为大宋和西夏之间的一道屏障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撼动。

李清看着犬牙交错的宋国和西夏之间的国境地形图,长叹一声就掩上地图,身为西夏国擒生军的主帅,他的眼前没有那一层模糊的和平障碍,从国相和宋国签署盟约的第一天他就知道,西夏和大宋之间的和平根本就不存在,即便是订立了盟约,也只是为了下一次更加凶猛的碰撞,两国之间除非一个灭亡,否则不可能出现什么和平的。

国相和云峥之间的烂仗打成了一个死结,云峥在的到青塘之后,已经无力向西夏的领地进军,除非他手里拥有至少三十万之多的真正骑兵,否则想要和西夏国在戈壁上作战,只能是一败涂地,即便是他有火药这个大杀器也是一样的下场。

国相如果率兵劳师远征,下场和云峥主动进攻西夏差不多,云峥只要拖住西夏军队,打几场消耗惊人的阵地战之后,没藏讹庞上次的失败就会重演。

其实李清并不赞成国相非要和大宋拼个你死我活的想法,他认为西夏的主力应该继续西进,既然已经到了河中,不妨向更远的地方推进,不论是咸海边上的花拉子模,还是正西边的塞尔柱,论起富饶虽然比不得大宋,但是无论疆域,还是人群,亦或是土地的丰饶程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花拉子模人虽然正在接受塞尔柱人的统治,但是塞尔柱人的统治并不成功,肥硕的总督只知道从花拉子模人身上获得巨量的财富,而从不去想怎么回馈一下那里的臣民,所以花拉子模人从未停止过想要独立的要求。

西夏国的两次西征,当军队的足迹到达河中的时候,已经有花拉子模的富商前来西夏军营商谈借兵驱逐塞尔柱人的可能性。

在李清看来,这样的机会简直就是千年难遇,有人邀请自己去花拉子模,简直就是在邀请恶狼入羊圈,只要大军占领了花拉子模,随便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而后把持军政大权,想要花拉子模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度难道还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吗?

如果可能,将国度迁徙到河中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一来,一个纵横上万里的大国就会横空出世。

与其将有限的兵力安排在南边和精锐的宋军白白的消耗掉,不如派到西边,勇猛的西夏猛士,定然能给西夏国的子孙后世奠定一个大大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