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严韶羽已经过了宵禁的时辰,也不是十万火急的事,因此他直接回了府,但还是得去宫中找皇上复命。

赵王去的是另一个方向。

京城里有赵王府,离安王府不远。赵王回去的路上,脑海中时不时回想起那个和女儿容貌相似的女子。

回到府里,得知王妃带着郡主上街去置办东西了。太子的婚事由礼部操持,但太子妃还是得备些嫁妆,身份越高,这嫁妆越是有讲究,丝毫大意不得。

赵王手底下的人贪污腐败,弄出了冤假错案,他心情不愉,王妃不在,满腔的愤怒无处诉说,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园子里,然后就看到了一抹陌生的倩影。

侧妃余氏,是赵王妃的庶妹。当年还是赵王世子的他和王妃新婚,余氏前来陪伴姐姐,不知怎地就和他一起中了助兴的药,两人到底是没能熬过去,有了一夜的温存。

他身为姐夫,欺负了王妃的妹妹,这事是他不对。因此,他将人纳进了府中做了妾。两个月后,王妃有了身孕时,侧妃也晚了月事。

也是这个时候,他发现当初助兴之药好像与余氏有关,身为男人,最恨被人算计,尤其在这种事情上,那更是难以忍受。他瞬间就收回了对余氏的怜惜……在余氏有孕的期间从未短着她的吃穿用度,但也很少上门探望,哪怕是余氏身子不适,他也只是派大夫前往。

不知道是余氏因此郁郁太过伤了腹中孩子,还是她实在没有福气,和王妃同一天临产,却生了个死胎。

赵王那时年轻,恨她的算计,并未因此对她生出怜惜之意,后来,外地的赵王病重,他带着家眷赶往封地,再回到京城也是各种忙碌。

一行人走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王府中的余氏,没有带她一同前往。多年后,赵王在一个中秋之夜想起了她。无论当初她的算计为何,到底是因为他枯守在后院半生,且当年之事,如果他能扛过药效,也不会发生这些事,论起来,他认为自己也有错。再有,她没有孩子,这一生都没了指望。加上封地处有两个女人为了侧妃之位闹得不可开交,于是,赵王请旨封她做了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