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无名下将’赵子龙显威:还有谁?!

想要做到这些,难度极大。

毕竟当时徐盛的船,以及赵云乘坐的船,都在移动。

赵云回身去射船帆上的绳索,又是逆风。

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箭将之射断!

赵云的射术之高明,由此可略见一斑!

这其实,也是关羽容易中箭,赵云经常冲阵,却不怎么中箭的一个原因所在。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精通射术的人,对弓箭这些很是了解。

躲闪起来,自然要容易。

有如此射术,在如今这种只有淡淡月光的夜色里,听声辨位,一箭将杨任给射死,也是说的过去的!

随着赵云的开弓射箭,一箭将杨任给射死,以及赵云的出声大喝。

刚刚因为杨任的咬牙怒吼,而稍稍稳定下来的局势,以及这些兵卒们,鼓起来的勇气,一下子就消失了一个无影无踪!

惊慌与恐惧的情绪,也随之升起。

“尔等还不投降?!”

跟着赵云一起过来的兵卒,随着赵云一起出声大喝。

在这月色之下,拥有着极大的气势!

再加上,此时主将已死。

这些汉中兵马,缺少主心骨。

许多人都已经是被吓得要丢下手中武器投降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异变突发。

月光之下,被截住的汉中兵卒之中,忽然间响起了一声大喝。

“我乃副将郑德!汉中兵卒,随我冲杀,今番我等……啊~!”

郑德的话还没有说完,剩下的话,都变成了一声极为凄厉的惨叫。

然后就回归了平静。

月光下,骑在战马之上的赵云,一手握着弓,另外一只手,再度抽出了一支羽箭,面上神情,没有什么变化。

目光平静之中,又带着一些冷冽的望着那些被拦截下来的阳平关兵卒。

稍稍的停顿一会儿之后,出声喝道:“还有谁?!”

刚刚还显得有些躁动的阳平关兵卒这里,安静一片,连一个敢吱声的都没有!

有了主将杨任,副将郑德二人的前车之鉴,再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声,说上一些什么!

“扑通……”

这样的寂静,持续的片刻之后,武器落地的声音响起。

有人抱头蹲下,口中说道:“我愿降~”

这人,并不是阳平关的兵卒,而是一个头脑灵活的、随着赵云而来的属下。

不过,这个时候,乃是黑夜之中,阳平关的兵卒们,又都被赵云给震慑住了,哪里会在意这些?

听到有人带了头之后,立刻就有一大片的人跟进。

一时之间,兵刃坠地的声音连绵不断。

阳平关的兵卒,纷纷抱头蹲在地上,表示投降。

持着弓的赵云,赞赏的看了一眼,那个不远处,已经重新捡起自己兵刃站起来的兵卒,然后开始下达命令。

让手下的兵卒们动手,将这些阳平关的兵卒们给捆绑起来……

……

“我怎么觉得,这阳平关上,不怎么对劲啊!”

阳平关外,华雄和李肃率领兵马,立下的营寨那里。

顶盔贯甲的华雄,手中握着三尖两刃刀。

望着燃烧着一些火盆进行照明的阳平关关墙上,如此对李肃说道。

“你看那那些兵卒,这样长的时间了,都不曾见到他们动弹。

你再看那火盆,有两个明显火焰都小了很多了,再过上一段儿时间,就要熄灭了,也不见有人过去添柴……”

李肃闻言,也盯着阳平关仔细的观看。

“确实如此!”

有了华雄的提点,李肃也很快就发现了这问题。

“是不是,是不是阳平关上的守军,这个时候已经撤退了?”

华雄盯着阳平关,出声向李肃如此询问。

李肃闻言:“不太可能吧?

从这些人之前的表现之上看,可是要死守阳平关的。

阳平关后面,就是汉中腹心之地,他们怎么可能会轻易弃守?”

“可若是其余两路兵马,突破了南郑关,或者是阴平桥头呢?”

华雄将目光收回,望着李肃开口。

“这怎么可能?!

三路大军,咱们走的子午谷,距离最近,速度也是最快的。

其余两路人马,也就皇叔这个时候,应该是到达了南郑关。

南郑关同样极为险峻,易守难攻,皇叔那一路,怎么可能会突破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