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陕北,对毛文龙动手(两章合一)

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2128 字 2022-08-27

“对了,味道怎么样,好吃吗?”有百姓问道。

赵温茂道:“甘甜可口,口味很好,不过这红薯最怕冻,一冻就坏,冬天需要挖地窖储藏。也可以切成片晒红薯干,这样就很好储藏不怕冻坏,不过口味就很难吃了。”

“只要能填饱肚子,还怕难吃不难吃。”百姓们笑道。

红薯好活耐寒,不挑田地,所以多种在不好灌溉的地方。而在清涧河两岸的平地上,则都是种的玉米,玉米苗已经抽了三四个叶,绿油油看起来格外好看。

一丈多高的水车架在清涧河上,把水从河中抽出,引入胶泥为底的沟渠,在顺着沟渠流入玉米田中。这样的水车,每数里就有一架。

陕北的河流地势低,两侧田地远高于河床,必须要水车才能灌溉。而在往年,灌溉完全靠人力担水,一个成年人一天时间也浇不了半亩田,而一架水车,一天可以灌溉二三十亩,不需人力,日夜不休。

“这河两岸的田地可以用水车灌溉,可也就一万多亩,塬上的田地还是没有办法啊。”河边一处土丘上,清涧县尉雷时声叹道。

“已经好了很多了,我听村民们说,往年便是这河两边的田地,庄稼大半也是旱死。”乡正何竹道。

雷时声叹道:“就怕这些田地产的粮食,仍然不够吃的啊。陛下让你我当县尉当乡正,咱们连百姓们肚子都填不饱,将来有什么脸面去见陛下啊,总不能冬天的时候还要从外地调粮吧。”

整个清涧县,经过了开挖沟渠,水浇田也就一两万亩,其他的都是旱地,但整个清涧县却有五六万百姓,光靠这两三万亩田地种出的粮食,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要是老天爷能下场透雨就好了。”看着空中的艳阳,何竹也跟着叹道。

雷时声当清涧县尉已经一年时间,因为陕北设立延绥镇,朝廷不再派遣流官,清涧便一直没有县令,他这个县尉便成了县的一把手,既要管军,又要管民。农闲的时候,要训练乡兵,农忙的时候,还要到处巡视耕种灌溉情况。

白皙的皮肤晒成了麦色,不过仍然很俊朗。可是再俊又能如何?整天忙碌的连找女人的时间都没有。

“唉,早知道现在,当初就应该留在禁卫军。”雷时声叹道。

“县尉,听说李重镇李游击要调到京师?”何竹问道。

雷时声点点头,很是羡慕的道:“是啊,陛下下了旨意,调三万禁卫军去京师,李重镇那王八蛋前些天来信,说他所在的营也被征调。京师啊,何等的繁华,漂亮娘们多得很,哪像这里,一个个都他娘的黄脸婆。”

何竹却道:“县尉,依我看还是留在这里好,京师虽然繁华,军中约束却太严,而且说不定还要被调去打仗,哪里有现在自由自在。”

“自由个屁,天天累得要死,哪里自由了?”雷时声则啐道。

“县尉,赵先生来了。”何竹突然道。

雷时声连忙扭头看去,果然看到赵温茂从远处走来,连忙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背起双手一脸正经。

距离雷时声二百多里的黄河边,三万禁卫军正列队黄河边,等着渡河。

“报,浮桥已经架设完毕。”有士兵飞马来到中军,大声报告道。

曹变蛟威严的命令道:“李重镇,你部为先锋,率先过河,其他各营,按照秩序陆续过河。”

“是,大帅!”李重镇抱拳领命,转身而去。当日和雷时声一起应募的那个禁卫新兵,现在已经成为了游击将军,手下一千士兵,为大军前哨。

就在月初,朱由检的圣旨传到延安,调延绥镇三万禁卫军前往北京。

整个延绥镇,有禁卫军四万五千余人,其中三万是去年在陕北招募的新兵。

不过新兵和原来的老兵进行了重新整编,经过了一年的训练,充足的粮饷,严格的训练,齐全的武器装备,使得这帮新兵具备了一定战斗力,不过还缺乏实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