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还真有这玩意?”贾赦不自禁飙高了音调。

“你爹当年不爱读书。”德嘉帝说起来还有些气闷,“偏要还附庸风雅,跟你们一样有时候半桶水,组合出一句口头禅来“生护国,死尤为厉鬼击贼。”,所以呢他就给自己设了个衣冠冢,以表示自己从军报国之心。”

“不过也跟你们一样,哪怕他风雨无阻的练武,到底是国公子弟,又在宫里当伴读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开始去边关,还颇为有些不习惯的,尤其是这靴子。”德嘉帝沉声,“穿惯了家中的软鞋垫,到了边关,军靴哪里有什么好的待遇,还给人合脚,量身定做?都有些磨合。你爹他一开始脚都出血,冬日还生了冻疮。所以他就说假设这世上真有鬼神,他要个靴灵,保佑他脚别受伤了。还给朕写信,这点还真跟你贾赦一样,爱预支的。他都还没打仗呢,就跟朕预想若是有军功了,他什么都不要就想换一批军靴……”

站在了后山那衣冠冢前,德嘉帝给倒了坛烧刀子,“也许也真是来历劫的缘由,贾代善什么都不挑,可对于鞋子还是特别的挑剔的。现在想想也许三足的缘由,也不好配鞋子。”

带着些吐槽口吻,德嘉帝缓缓诉说着过往,“随着老贾南征北战,是在哪里带兵,哪里的军靴就要更改。所幸大周经过休养生息,逐年兴盛。朕被烦的,全军军靴,甚至铠甲,都换了。都用最好的料子。”

贾赦托腮,带着些审视打量了眼德嘉帝。

“原先随着老贾那一批士兵,到还是没准知晓靴灵。到后来贾代善觉得靴灵是他的黑历史,还暗戳戳整顿过,不许人再提。久而久之也没人提及了。”德嘉帝叹口气,“但军中总有那么些传说在,更别提老贾的确对得起战神一词。”

“可您为什么要来这里诉说?告诉我们靴灵的故事就好了呀。”贾赦不解的看了眼德嘉帝,“现在城里还那么危急四伏的。”

“挖了吧。”德嘉帝拍了拍碑文,郑重无比道。

“什么?”不管贾赦,便是贾珍也不可置信的音调高了几分。

他一开始并不知晓有衣冠冢的存在,可当他叔告知他后,他除却生忌外,还心情不开心,太开心了等等,只要想起来就过来祭拜一下。在这里祭拜的除却叔祖父外,还有那一颗赤忱的追梦之心呢。

这衣冠冢,他叔祖父15岁从军那年,就立下了—军人马革裹尸,应当战死沙场。

战死沙场的,又有多少是死无全尸的,又有多少因为种种缘由只能被简单的焚烧下葬,因为尸体太多,容易有瘟疫病害,而且若不及时“下葬”,也许还会被仇敌偷尸鞭尸挂城门口……

所以,叔祖父早早就为自己立好了衣冠冢。

这样的拥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为什么要毁掉?

而且这相当于挖坟掘尸,完全不可能!

“我不要,不要!”贾珍护在碑文前,气鼓鼓的瞪向德嘉帝,“绝对不行。”

德嘉帝面色不改,“他在里面埋的是铃铛,跟恩侯那手上纹路差不多的铃铛。本来这铃铛是在红啸脖子上挂着的。”

“这红啸是野马,你叔祖父降夫的时候,它身上自带的铃铛。”说着这话,德嘉帝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贾赦,“贾代善得到红啸那一年,不到三个月,他正式下定决心从军,不在上书房浪费时间,跟太傅斗智斗勇的,宁愿从边关小兵坐起。”

贾赦恍恍惚惚,神色万分复杂的看向德嘉帝,他现在心里就一个疑问。

“父皇,您怎么知晓的那么清楚?”贾珍愣愣的看眼无任何篆刻的无名石碑,又抬眸看了眼德嘉帝,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着:“你是怀疑这里面的是东皇钟?所以我叔祖父只告诉了我叔他衣冠冢所在地?”

德嘉帝点点头,“没错。是越想越怀疑,这墓当年我跟他一起埋的,埋完之后去国清寺吃饭,他忽然莫名其妙的跟朕说了一句话,若日后国有危难,朕可以来国清寺大雄宝殿对那供奉的如来提一个要求,若如来不顺朕心意,朕可以拿……拿……”

德嘉帝想起来,恨不得穿越回当年给自己两巴掌,让你年少轻狂,轻狂啊,居然不信鬼神!

错失一个国啊!

没准四十年前,他就能够一统黑白两道了。

“拿墓中的铃铛灭了佛。”德嘉帝一脸懊悔,“一开始朕都没想起来,因为那时候贾代善是完全玩笑的语气,他说完那玩笑自己也忘记了,现在想想……”

“这是真爱了吧?”贾赦和贾珍不约而同道了一句。

九天之上众圣人视线若有若无的瞥了眼通天。

“不,通天。”祖龙无畏的打破死寂的氛围,一脸苦闷,“我现在就一个疑问,你手里那东皇钟是真的吗?太一这看起来老实鸟竟然搞批发?”

第214章 大结局上

通天面无表情的斜睨了一眼祖龙,冰冰冷冷的,连带周边的云层都跟着翻滚起来,带着噬人的威慑力。

迎着圣人威严,祖龙也变个龙形,尾巴还甩了甩,破开翻腾的云层,有理有据,振振有词:“你捏出来的儿子说的。”

通天定定的看向祖龙,刚想开口,就听着一声的怒喝—“你们这些狗屁的圣人他妈的是不是专跟老子找茬?”这道声音太过熟悉,恍若一盆冷水扑灭了他心中腾起的怒火,拿出东皇钟来强调一下之心,僵着脑袋转眸看了眼“屏幕”,就见贾赦正指天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