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汉侯 来自远方 1049 字 2022-08-27

值得欣慰的是,汉时朝会,百官都有座位,奏事时起身出列,奏完回位坐下。哪怕要跽坐,时间长了腿会发麻,比起站上一两个时辰,绝对是五星级待遇。

只是这样一来,入殿就得除掉鞋履。

满殿的魁梧壮汉,各年龄层猛男,难保会出现某种刺激性气味。

赵嘉庆幸自己坐在靠近殿门的位置,地方宽敞,通风良好。如果运气差点,朝会必然是一场折磨。

大概是运气的确好,也或许是另有因由,总之,从殿前奏乐,宦者起舞,天子临朝,到群臣奏事,萦绕在鼻端的空气始终清新,还夹杂着类似熏香的味道。

朝会之上,天子准诸侯王归国,并由丞相卫绾和大将军窦婴推荐盐官和铁官人选,随诸侯王一同启程。

卫绾始终一副年老体衰、精神不济的样子。在刘彻话音落下之后,颤巍巍站起身,提出部分人选,其中既有黄生也有儒生,甚至有部分习纵横学说、法家乃至墨家的官员。

窦婴推荐的多为儒生,赵嘉还从中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董仲舒。

“博士董仲舒才德俱佳。”

按照历史发展,董仲舒会在元光年间面君,提出大一统和天人感应学说,阐明神权和君权,得到汉武帝赏识,并采纳他所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在此之后,董仲舒被派至江都国,出任江都国相,兢兢业业为官六载。

如今还是建元年,董仲舒提前被窦婴举荐,赵嘉不由得心头一跳。举目望去,就见一个年约不惑的俊朗中年人站起身,和其他被举荐的官员一同立在殿中,等候天子差遣。

这样的发展委实出乎预料。

仔细想一想,这位提前出现,似乎也不全是坏事。

如果武帝采纳窦婴举荐,将他派往某个王国做盐官或是铁官,至少五年之内,他无法回到长安。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