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页

把几盏照明灯挂在岩壁上之后,溶洞内的情形顿时清晰的出现在了地面监控器里,摄像机对准了地下的那堆金饼。

历数中国各朝各代,元朝是留有历史印迹最少的一个时代,无论是物品还是文化的传承,都是少之又少,眼下出现这些带有浓厚元朝色彩的物品,顿时让地面的科考人员兴奋了起来。

那位老的牙齿都掉了一半的蒙古语言学家,看着拉近镜头的一块块金饼,更是激动的差点手舞足蹈起来。

“庄睿,你们往前走一走,到有强酸的那个地方看看。”孟教授在地面的临时指挥部,向下面的勘探小队发出了指令。

“明白。”

庄睿点头答应后,带着四人向河道深处走去,这次几人都穿着连体衣服和靴子,行进速度比庄睿初进来的时候快的多了,十多分钟后,就来到了那岩壁顶端不满了密密麻麻的“鼻涕虫”处。

“这是喀斯特地貌独有的现象。”

“没错,这些物体内的确具有强酸的。”

见到岩壁顶端的那些“鼻涕虫”后,现场的两位地质专家给出了解答,这种现象在喀斯特地貌中极为常见,是由于土壤和岩石结构发生变化所导致的。

“两位,我想知道,如果没有任何防御措施,人是否可以通过这里?”

孟教授向两位地质专家问道,他所关心的时候都和考古有关系,这种地貌现象存在绝对不止千百年的时间,在修建陵墓的时候应该就是已经存在了的。

如此就衍生出了一个问题,要是千年前那些人无法通过这里,那陵墓绝对不可能在暗河深处,更深一步讲,里面是否存在陵墓都值得商榷了。

其实从摄像机观察到地下的情况后,在场的不少专家,对于暗河深处是否有蒙古帝王陵,已经开始持有保留意见了。

因为暗河的一些地段通道十分狭窄,根本就无法将修建陵墓所用的物资运送过去,当然,场内众人谁也没能想到,这里不过仅仅是当时那些工匠们的一条逃生后路。

一位地质专家在通过摄像机观察了一会之后,开口说道:“只要注意一点,人是可以通过的,这些强酸物质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滴可能都要数年或者数十年,否则这地下就不是河流而是强酸流了。人体要是不小心接触到那些强酸,只需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只要不是下一场强酸雨,并不会有致命的危险的。”

“好,庄睿,你们通过这片区域,继续往里面行进。”在得到地质专家的答复后,孟教授做出了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