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页

米店最小的计量是五千克的小袋,比古制的一斗米略重些微,普通的米五十文钱,上等米既抛光免洗米则是七十五文,换做两吨,刚好三十两。

力工的钱米店是分文不要的,老板娘只是帮着喊价,一袋五十千克的米到户是十文钱,若要上楼,还得再加两文。豪宅区里都是三层的宅子,有的家里米放在一楼,有的在二楼,不一而足。

胡大老板掰着手指算了好一会儿都不知道有没有算对,后面的不耐烦了。

“你快得了,赶紧付了钱一边儿待着去,凤儿妹子还会算错不成?”后面的正是老齐。

胡大老板眼看跟着小二的力工都快到门口了,也觉得不合适,先拿出十两银子的小银锭塞给老板娘,站到自家米堆那,口里还在叨咕:“我再算算,我再算算。”

第196章 解除限购(下)

老齐:“十五袋!”

“齐大老板,十五袋良米。”她不说糙米,换了个词。

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抛光米出来没几年,更多人还是习惯吃糙米,抛光米可弄不出香气四溢的米汤。

一个个来,一个个算账,排在前面的都是想多买些的,最少的都要两百千克,店里的粮食飞速的减少。小区里没有早起的,看到力工用拖板车和小推车一堆堆往小区里里运米,也赶紧出门跑来排队,生怕再晚些米渣子都没。

有人有点急眼了,比如王思远:“你这店里都快卖光了,若让我们白等数小时,可饶不得你!”

老板娘还是不紧不慢,笑容满面:“请诸位宽心,保证足量供应。”

话虽如此,她终于还是开始抽空看一眼街口。

店里还有二十几袋米的时候,老板总算出现,开着辆电动拖板车过来,他后面还有几辆一样的。

这个电动拖板车叫什么拖拉机,听说是因为改建后的城内不准走牛车、马车给弄出来的。虽然拖拉机很耗电,但比起伺候牛马还是容易了许多,只需晚上通上电,第二天又能跑的很欢实。

跟着米店老板过来的一共有五辆拖拉机,看袋子估摸着有十几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