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页

姚工憨笑:“现在有海龙山帮忙好多了,只是教学很头疼。”

海龙山得到的是航空部分,其中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比如手动操作面板一套涉及到的材料有十几种,还有一大堆阵法和信号线路,航天组任务排的比较紧时可以直接找海龙山订货。

“他们的学习进度怎么样?”沈文剑顺便了解情况。

“还好,他们做飞车的有几个人基础比较扎实,每旬五节课加上自学,有一年的样子可以自己攻关了。”

神龙公司的组建,大气内飞行器是重头戏,涉及的学科量也最大,航空航天组变成航天组,被排到每旬负责五个课时。其他的机器人、高级符文加工等,加起来也只有三节课,有的一个月都只有一节课。

虽然一旬只有八节课,不过课时和大学里不一样,一节课有一百分钟,不然有些东西才开个头就打铃了。

姚工没去说那些基础不扎实的怎么弄,玉剑山的工程师也不闲着的,跟得上就学,跟不上回家找自己人补课去。

聊着聊着,闪电3从外面飘进来,落地后滑进三号机库,姚工几个打过招呼忙去了。

沈文剑看着滑向机库的新闪电,问旁边的刘香湘:“内部空间是不是变大了?”

技术积累了很多年,中间还有闪电4这样的成功产品,回过头来做新结构的闪电3,空间利用率肯定会高一点,而且抛弃陶瓷外壳后自重会轻不少,任务所需的推力、燃料都会降低。

刘香湘嗯一声:“我们空出一个有减压室和洗手间的驾驶舱,最多能支持四个人乘坐,后面会安排测试,以后就不用都坐救生舱上去了。”

坐救生舱上去的好处是一定可以保证每个人都有对应救生舱,缺点也很明显,机舱内部的空间被浪费了,即使是闪电3,在近地轨道的距离也是三十几吨的浪费。

“师父过来就是看闪电的?”刘香湘解释后反过来问。

“来见见范工几个。”

“噢!那个东西啊,我也觉得夸张了。”刘香湘跟着沈文剑转身边走边说,“我跟他们说了,让他们先把有把握的最低当量算出来,还没给我回信呢。”

移动到实验室区的过程,刘香湘介绍了下情况,核能组报这个项目的时候,没有预估当量,范工那边先算出反应临界值就打算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