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页

第四架闪电3就不考虑了,闪电3-3完工后,会把负责空天飞机的人员转到优化闪电4的项目去。

到五月份,仙宫空间站第二阶段停工,空间站项目进入新阶段。

直接展开第三阶段的筹备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三阶段没有一个成熟且有一定规模的帮手配合,做起来太慢了。这个帮手是之前定下的,还没开放的航空航天系,其中一部分结构工作可以由土木工程系帮忙。

现在开始的,勉强算是25阶段,是第二期的扩展计划。

一是让空间站获得更强的动力,以获得在近地轨道和同步轨道之间自由活动的行动力。

这也是为后续的同步轨道战斗平台做准备。

由于与地表相对位置不会变,同步轨道飞行器更容易被地面监测手段侦查到,所以最好是一步到位,让它在部署时就成为完全体,有足够的对地伪装能力。

二是作为卫星管理与补给中枢,以后就不再由空天飞机去追逐卫星了。

为配合补给中枢的建立,核实验过后机动组空出来几个人马上被丢到空间站上面,他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利用空间站设备,与空天飞机提供的原材料、零件补给,在轨道上搭建天对天飞行器。

……没错,就是首款外层飞行器,也许勉强能叫做星际补给船?

其实外层飞行器貌似高大上,实际制造难度比空天飞机差太远了,完全不考虑气动力,想做成球形做成球形,想做成熊猫形也没问题;不直接参加战斗,推重比也是个无关紧要的因子;不载人,连气密要求都没有。总之比之前的空间站维护工程船还容易,连航天服的技术含量都达不到。

当然如果要求这么低,也不需要额外堆工程师在上面,值守人员随便捏捏就好。

首款外层飞行器除了补给维护,还要负责紧急状态下的飞针轨道拦截器投送工作。

其目标与早期拦截目的有所不同,早期拦截是要在豌豆湖上空,范围不大于五千公里内消灭联合体的天基飞行器,该工作主要由在轨拦截器、仍然飘在轨道上的机器人,以及闪电系列的临时支援投送来完成。

源自于空间站的投送目标,则是要制止漏网之鱼绕地飞行一周,完成资料搜集与再次连接。

两项主要扩展推进的过程中,空间站的食物体系也要逐步完善,除了现有的植物培育,还要试着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