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页

可惜的是,没签条款的人本身没有资产,普遍只能以“被雇佣”的形态换取日用品。

大兵们有不少人脑子不太好使,不过也没过多久,就有人把这种交易方式的吃亏之处摆上明面。很明显,自己签一份条款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平等地位造成的心理落差,使得签署条款的人逐渐多起来,越往后面就越容易,大家都有工作了,剩下来的人还处在“劳动改造”状态,能忍吗?

十一月初,泻湖村的士兵超过八成都签署了《有偿劳动条款》,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们已经不再是士兵而是村民。

随着村民的增加,工作岗位也需要增加。

乐园城已经为此做好准备,直接把家具厂、煤炭粉碎车间给转移到泻湖村里。

乐园城厂房都在浮空单元的内部,有的厂子有着很多不可控风险。

家具厂和煤炭粉碎车间拥有的问题都一样,就是木材与煤炭粉尘有失火和爆炸风险,粉尘甚至对通风系统的安全都有一定威胁,因为通风管道还有别的厂子的高温废气排出。

借此机会,干脆把一部分工作转移到地面来,家具厂也能节省一些人工开支。

两个厂子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很有限,剩下的全由玉剑山提供业务。

玉剑山给的业务是化学制剂制备和打铁。两种东西都可以自动化生产,现在不过是拿出来给村民找点事做,通过业绩为后面的分工、升职做准备。

家具、试剂制作等工作都有市民手把手教学,几位蓝星友人则充当翻译,工作中学习,士兵们会更快的掌握一些中原语基础。

一开始的确打算让蓝星友人当语言教师带班,但是就几个人,带班也带不了几个人。而在工作现场充当翻译,只在师傅说话时才需要翻译,一个人能应付更多人。

主要是有工作之后,村民们到乐园城购物时也要用到对话,翻译们只带一小群人有些跟不上需求。

到这个阶段,归化工作就暂时告一段落,短期内不会把村民转换成市民……起码绝大多数人不会变更身份。

有了工作和收入,就该提供满足精神需求的产品,电视机、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