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

丹巴便在幸运者的行列,朗嘎也在幸运者的行列。不过无论是丹巴和朗嘎都没有了斗嘴的心情。丹巴想的是回去后定要将责任归于朗嘎身上,若不是这个蠢货说不可能有埋伏,也不至于如此大败。朗嘎想的是,丹巴这个蠢货,身为领军的将领没有丝毫的主见,我不过是随口一说,他也信了。居然连探路的兵马都不派。难道我让他吃屎,他也吃屎不成?回去后一定要禀报旺姆将军此事,让旺姆将军明白,这丹巴就是个无主见的蠢货一名。

山谷谷口,柳钧策马站在斜坡上看着吐蕃人仓皇而逃的身影,听着暗夜中他们逃走的蹄声隆隆消失,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此战是自己的第一次独自决策设计的战役,柳钧小小的心脏从战斗一开始其实便是悬着的。但随着战斗进程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步的实现,柳钧也终于明白了原来之前跟王源所学的那些兵法和谋略是多么的重要。“谋定而后动,结果自现,如握股掌也。”王源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到现在柳钧才真正的领悟了。

“哈哈哈,好过瘾,好过瘾。只用两千人的代价杀敌逾万。柳小将军,你可真教本人佩服。没说的,我说的话算话,从今往后,你可以对人说你是我哥舒翰的义弟了。”哥舒翰大笑着策马冲谷中冲出来叫道。

柳钧微微笑道:“倒是承蒙哥舒大帅看的上了。不过你岁数太大,比我义父都大上二十多岁,我若和你结拜为兄弟,你见了我义父岂非尴尬?”

哥舒翰一愣,哈哈笑道:“我倒是没想到这一点。那便罢了,总而言之,我对柳小将军佩服之至。假以时日,柳小将军毋庸置疑将是我大唐名将。”

柳钧拱手笑道:“不敢当,我的这点本事尚不及我义父皮毛。若是我义父来打这一战,恐这些吐蕃人一个也不可能活着出去呢。”

哥舒翰惊讶道:“王节度使当真如你所说的这般的话,那我哥舒翰将甘愿受他差遣。”

第634章 转折

柳钧也不敢在山谷中逗留,简单的打扫了一番战场,黎明时分大军开拔回剑南军大营。王源派他前来接应的时候曾经交代过,接应的位置只能到吉曲河之东,若哥舒翰和李光弼不傻的话,当会往东同剑南军靠拢。若到了吉曲河东尚未接应到他们的话,要么便是全军覆没,要么便是自寻死路去了,便无须再往前去,立刻调转马头赶回大营。总之,五日内必须回到大营之中。

好在柳钧尚未到吉曲河东岸便已经接应到了哥舒翰和李光弼,故而时间上节省了许多,所以柳钧才有余暇在山谷中布置一场伏击战。但此战从傍晚到黎明耽搁了不少时间,此刻必须立刻回营,方可在五日之内赶回大营。

柳钧明白义父为何定下五日之限,王源解释过,五天时间北路唐军遭遇伏击的消息便会穿到匹播城中。大唐北路军一旦被歼,便破坏了本已经不平衡的战局,而匹播城的吐蕃大军定将会有所行动。而此时少了柳钧的八千骑兵,对剑南军而言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筹码。所以,无论是否接应成功,柳钧都必须立刻率军返回。

回营路上,柳钧将匹播城下的形势同哥舒翰和李光弼简单的说了说。哥舒翰长声叹息。王源也算是对自己仁至义尽了,在形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还是派出了兵马来接应。此举一旦为匹播城中的吐蕃大军得知,会立刻招致吐蕃人的攻击,但王源还是这么做了。而这一切却都是自己刚愎自用误会了王源的结果,如果剑南军遭受攻击溃败,那自己百死也难赎其罪了。

虽然疲乏欲死,满怀愧疚之意的哥舒翰还是大声催促着手下的兵马不要拖后腿,加速赶路。从黎明走到了次日凌晨,终于从连绵的山峰余脉绕了出来。出了这些并不高大,但却阻碍着兵马通行的连绵小山,便绕行到了匹播城下剑南军大营的后方旷野之上。

远远望去,大营中灯火明亮,但却一片平静,众人长舒一口气,看来吐蕃大军并未发动进攻。

唐军大营周围十五里之外便有暗哨游骑昼夜巡逻,骑兵归来的消息也迅速被禀报至营中将帅知晓。当大队骑兵抵达西营门时,营门口王源率众将领已经站立迎候。

火把照耀下,王源微笑站立在营门之前,李光弼轻轻对身边的哥舒翰道:“那便是王源王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