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页

“原来尊驾是颜御史之兄,久仰久仰。颜御史不知现在人在何处,当年我在翰林学士院中,多受他照顾呢。”王源笑道。

“舍弟在平原为太守。我们都在安禄山大帅帐下。”颜杲卿道。

王源心中一动,忽然似乎明白了为何颜杲卿这样一个小小的太守能参加这贵妃生辰之宴的原因。杨国忠和颜杲卿颜真卿他们应该是没什么交集的,但却混的这么熟,恐怕其中别有原因。莫非这颜杲卿是杨国忠安排在安禄山辖地中的一个耳目不成?还有颜真卿也是,平原和常山都在河北道,太守的官职虽不大,但却也是实权的官员,边镇太守手中也有不少兵马的。

“舍弟曾跟我提起过王节度使,舍弟对王节度使的文才是极为赞许的,而且舍弟还说,你自创了一种叫做方松体的字,横平竖直甚是端正,于书法造诣上也是很高的。”颜杲卿笑道。

这话一下子勾起了王源的很多回忆。方松体便是仿宋体,王源当年是拿来个颜真卿搞笑才这么说的,因为自己写的就是印刷体的后世字体。而说起颜真卿称赞自己的书法造诣,王源便想起了在翰林学士院的那个上午。那天颜真卿拿着自己的登楼诗手稿来见自己,将手稿还给了自己,直截了当的表示要这自己绝交。那时候王源正靠着杨国忠的举荐而努力奋斗,此举为颜真卿所不齿,所以才同自己绝交。一晃几年过去,若不是今日提及,王源都忘了这些往事了。

“颜御史谬赞了,当世书法大家,唯颜御史一人而已。有机会当拜访颜御史才是。”王源微笑道。

“哎!舍弟得知我此次陪同安大帅前来京城,又得知王节度回京,特地嘱咐我转告王节度使一句话。舍弟说,当年他也许是误会了王节度使了,王节度使这两年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劳苦功高,一心为国。舍弟托我向你表示歉意和敬意。”颜杲卿微笑道。

“歉意?你和颜真卿闹过不痛快么?”杨国忠诧异道。

王源哈哈笑道:“都是过去的小事,何足挂齿。请颜太守回去转告颜御史,就说我王源一直视他为师长和朋友,但有机会必要相聚尽欢,以前的事情早已随风而去了。”

颜杲卿点头笑道:“果然是大将风度,佩服,佩服了!”

第685章 重会

正说话间,但听迎宾内侍嗓音高亢,一连串的叫出数名官员的名字来,都是有头有脸的京城高官,九卿六部之首以及政事堂各房主事官并御史台中丞以上官员。

杨国忠忙着去见他们,打招呼寒暄命内侍安排坐席忙的不可开交。王源乐的清闲,坐在一旁的候席上和身旁的官员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不久之后,内侍迎宾的大嗓门又叫了起来。

“大唐一品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到!”

王源并众官员赶忙起身来朝长廊处张望。但见一片花团锦簇之中,十几名彩衣婢女簇拥着两位雍容华贵的国夫人款款而来。前面是韩国夫人,虽然她已经四十出头了,但依旧保养的很好。穿着一件大红丝袍,肩膀上搭着绿色的披肩,体态丰盈风姿绰约。这韩国夫人面首也自不少,自虢国夫人去世之后,长安城中的少年们便都被这位韩国夫人笼络去了,传出了不少风流韵事来。官员们对她也不甚尊重,眼光都在她高耸裸露的胸口逡巡,那韩国夫人倒也不介意,一走一抖,胸前双丸在绸缎衣服中跳动不休,引得官员们几于喷血。

但她身后的秦国夫人便没有多少人敢放肆的这么看她了,虽然秦国夫人生的比韩国夫人更美也更年轻,但所有人都知道秦国夫人的性子。当年有不少人想撩拨秦国夫人,却被骂的狗血淋头传为笑柄。而且这秦国夫人近年来已经人人皆知是杨家的主心骨,再加上外传她和剑南节度使王源之间关系密切,一对比王源的官职能力以及风度,绝大部分人便再没有撩拨的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