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页

七月十七日傍晚,李光弼的大军抵达了宁州城下。轻松攻下庆州之后,全军士气大振,李光弼决定乘胜追击,趁机连续攻城,向成都推进。虽然不知道北边的战事的结果,但对李光弼认为,即便和回纥人的大战以王源胜利而告终,王源的兵马也将损失惨重,未必敢回援和自己交战。

李光弼的心态在这段时间有了微妙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中,每想到王源,李光弼都有一种沉重的压抑的感觉,每想到要和王源交战这件事,李光弼总是感觉底气不足。但现在,李光弼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这种心理上的阴影。他甚至有些渴望和王源交战,渴望打破这个笼罩在心头的这么长时间的块垒。自己打败王源之日,便是自己获得升华突破的时候,李光弼觉得他已经准备好了。

在李光弼看来,宁州城中的兵马也不会太多。短短几天时间,从庆州退到宁州的兵马也就那么七八千人,加上宁州城中原本的守军,也不过万余人罢了。这根本就不足以守住宁州。

大军扎营之后,按照惯例,李光弼要勘察宁州城防,观察敌情。虽然李光弼现在自信心爆棚,但他一向是个谨慎的人,从不做那些冒失的事情。更何况,宁州的城防比之庆州还要坚固些,宁州左近地势崎岖,也并不利于大军的展开攻击。所以李光弼还是要认真的制定出攻城的计划来。

当晚,在他们登高俯瞰宁州城头时,他们看到的竟然是密密麻麻的守军占据了城头。火把通明人影摇晃,城头上的兵马数量竟然超过了事前的估计。若是以现在城头的兵马规模以及城内穿行的火把情形开看,小小宁州怕是有三四万兵马在其中了。

但因为有了庆州被骗的教训,李光弼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在看到这样的情形后,李光弼立刻派人抵近城下观察城头士兵的真假。数十队斥候兵冒着被射杀的危险抵近到城下四五十步的护城沟旁探查。然后他们带来了一致的消息。

城头黑压压的守军,竟有一大半是站立不动的草人。它们只不过是被披上了盔甲,手中插了火把罢了。远远的看,自然是不能分辨真假,但凑近了看,那便一目了然了。

“这帮家伙还想骗我们上当拖延时间,我们有那么蠢么?当真是岂有此理。王源的手下怎有这样愚蠢的将领。”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光弼笑骂不已。神策军的守城将领太可笑了,难道用过且被识破的计策还能再用么?

整件事在次日清晨在此得到了证明。次日上午,城头的兵马呼啦一下少了一大半。只剩下几千人在城头游荡,和昨晚比起来少了八成。

“给你们说个笑话:灵州城里有三四万守军。哈哈哈。”一向严肃的李光弼对着身边的将领们打趣道。

“对对对,都是稻草兵,此刻怕是堆在城墙根下晒太阳呢。”将领们凑趣的哄笑道。

李光弼大笑一阵,沉声下令道:“咱们还等什么?诸位,趁着天气凉爽,夺了宁州城,中午便可以在宁州的树荫下纳凉了。”

战鼓声声,数万兵马开始列阵准备攻城。城头的守军显然极为慌乱,不久后城墙上多了几千兵马,准备迎接攻城。这自然在李光弼的预料之中。此时此刻,城头的兵力跟自己预料的差不多。整座城池中一万多守军已经到头了,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数量。于是李光弼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三万步兵排成十余只方队,对着城墙气势恢宏的进发。宁州城下的护城河早已干涸,只是一条有些浅浅泥水的沟壑,所以连事前搭建桥梁的手续也免了。

进入一箭之地后,城头的守军开始射箭。稀稀拉拉的箭支落在攻城的方阵中,倒也射杀了不少攻城士兵。但这么点死伤,根本不足以阻止士兵们的推进,反而因为这样,暴露了守城士兵的无力。他们不但人数不多,连弓箭手的数量也不多。以眼前规模的反击,估摸着弓箭手也就两三千人而已。

李光弼抚须策马站在离城数百步的土坡上观察着战场,守军一再暴露他们的孱弱和无力之后,李光弼相信,这次攻城不会持续太久。对方应该很快就像在庆州一样弃城而逃,因为他们根本就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