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页

杨广点了点头:“朕能体会到王行首当时的心情,只是按理说,后来高熲也待你不满,安排你屡次从军建功,一路提拔你到了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可以说对你有知遇之恩了,你又为何在前途一片大好的时候,转投了楚国公呢?这是朕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王世充马上回道:“那是因为草民跟着高熲的时间长了,发现这个人并非草民原先所想的那样忠于国家。他为了保那个不成器的姻亲房陵王,几次三番地与先皇和陛下作对,明知房陵王是烂泥糊不上墙,仍然不肯改变初衷,还发动朝中那些被他提拔过的文官武将一起造势,站在房陵王这边,哼,草民当时就想得明白,他不就是看房陵王没有才能,又醉于声色,方便给他所摆布和控制吗?所以此人虽然有忠直之民,但用心却未必纯正,这也是草民离开他,转投楚国公的根本原因。”

杨广哈哈一笑:“想不到王行首不仅是个良将,能吏,更是个精明的商人,眼光也有独到之处,能看得清楚时局,不简单,不简单哪。”

王世充恭顺地说道:“不敢当,效忠朝廷,忠于皇帝是草民应尽的本份,草民之所以能做生意,全是托了国家强大,主上英明的洪福,自然应该坚定地和至尊站在一边,先皇当时不满房陵王,属意陛下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只有高熲为了自己的利益还在顽抗,企图磨到先皇驾崩,他好能进一步大权独揽,作为高熲一手提拔的下属,草民当时也曾几次劝过高熲不要一意孤行,可他却一点也听不进去,草民苦谏不成,也只有离开高熲,站到陛下和楚国公这一边了。”

杨广微微一笑:“回忆起当年夺位的事情,也可真是惊心动魄啊,不过话说回来,王行首你的手段可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对老上级也一点不留情面啊。”

王世充正色道:“既然效忠了陛下,那就再无退路,任何心慈手软都不会有好的下场,草民只要走错一步,不仅自己粉身碎骨,也会连累到陛下,祸及大隋的江山社稷,所以如果让草民再选择一次的话,草民还是会作同样的选择。”

杨广很满意地点了点头:“王行首,自从高熲和贺若弼他们倒台之后,跟你还有什么往来,有什么联系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他们视草民为叛徒,又怎么可能会和草民有什么联系?贺若弼几次来草民在大兴城外的跑马射猎场,都是借题发挥,在场中大闹,很多人都可以作证,草民念在他曾是国家大将,也不敢当面顶撞,只能委曲求全,他闹了几次后大概也觉得无趣,便不再上门了。”

杨广的嘴角勾了勾,看似不经意地问道:“那朕自登基以来,这两人可曾找过你?有没有跟你生意上有合作的事?”

第0754章 名相的挽歌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草民与这二人如此深仇大恨,又怎么可能还有任何来往?巴不得离他们远一点呢。”

杨广点了点头:“那么,这二人免官之后,有没有什么言论,传到你耳中过的?”

王世充的脸色微微一遍,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草民记得不是太清楚了,高熲自免官后,一直深居简出,以前那些找他求官的人也都极少登门了,可以说得上是门可罗雀,而高熲本人也几乎不出大门,草民没有听过他有什么言论流传出来。至于贺若弼,自从灭陈之后就给先皇罢了官,夺了军权,倒是一直怨声载道,总是说自己身为大将,却没有领军作战的机会,反倒是以前的部下象史万岁这样的人得以升任一军主帅,甚是有不平之意。”

杨广轻轻地“哦”了一声:“那他们自从朕登基以来,对朕的执政治国之策,可有什么议论?”

王世充眨了眨眼睛,摇头道:“草民愚钝,没有特别留意,也没有听到什么言论。可能是因为草民是商人之子,这些关陇集团的将领世家们看不上草民,所以草民很多东西都无从得知吧。”

杨广的嘴角勾了勾,换了个话题:“王行首,去年为了清洗杨素的势力,也连累了你丢官,朕的心里一直挺过意不去的,这回你随驾巡塞,又险些给奸人陷害,朕有意给你一个官职去做,你看看你有什么中意的,可以直接跟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