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页

杨广叹了口气,挥了挥手:“朕知道了,你退下吧,给朕撕掉的口供和奏折,你再重新弄一份过来,明天朝会,朕要召集众臣商议此事。对了,这次你查案辛苦,朕赏你绢帛两百匹,一会儿去内库领取吧。”

韦德裕如逢大赦,磕了几个头:“谢陛下隆恩!”

第二天,太极殿上,杨广眼窝深陷,坐在龙椅之上,满眼都是血丝,目光从下面站着的诸位臣子的脸上一一扫过,而这些平日里侃侃而谈的诸臣们,这会儿都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也不敢透一口。

杨广的目光落到了站在最前面的苏威身上,这位前朝老臣,今年已经接近七十了,须发花白,却是把头低得死死地,看也不敢看杨广一眼,自从贺若弼案发后,他也受到牵连,短暂地离职,可是不久之后杨广西征之时,又重新起用了这位职业官僚,让他留守东都,处理政事,于是苏威又重新出山担任了尚书令,只是这回牵涉到杨暕巫蛊之事,一个不留神,丢官都是幸运的,这条老狐狸更是一言不发,生恐杨广要自己表态。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杨广今天第一个就找上了苏威,他的声音冷酷得不带一丝感情:“苏爱卿,你是百官之首,刚才听了韦御史的上奏,对于杨暕的案子,你有什么处理意见吗?”

苏威头皮一阵发麻,站出了行列,恭声道:“老臣以为,此案应该交由大理寺和刑部会审,由大理卿和刑部尚书给出处理意见,依法办理才是。”

杨广重重地“哼”了一声:“苏尚书,你可是百官之首啊,刑部也是你的直系下属,难道这案子如何处理,你都不能给出任何意见吗?如果你处理不了这样的案子,那还占着这个尚书令的位子做什么?!”

苏威连忙跪了下来,放下笏板,顿首于地:“陛下,此事涉及皇室家事,实非臣子们所能办理的啊!惟愿陛下圣裁!”

杨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左一个惟愿朕圣裁,又一个惟愿朕圣裁,一个个都跟你这样,那朕还养着你们这些臣子们做什么!也罢,朕算是看明白了,跟你们这些人是商量不出什么了!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吏部侍郎裴世矩,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说到这里时,杨广顿了顿,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刑部侍郎王世充,还有大理卿杨汪,都来两仪殿里议事!退朝!”

半个时辰后,两仪殿上,刚才被叫到的六人,个个身穿紫袍,垂首肃立,王世充官职最低,站在最后,跟同级的裴世矩并肩而立,脸上挂着谦恭的神情,心中则是冷笑不已,自己酝酿多时的陷害杨暕的计划,总算是马到功成了。

第0859章 法律达人(一)

只可惜那韦德裕还是脸小怕事,没把此案往杨暕谋逆这上面做,要不然杨广一定会直接赐死杨暕,隋朝的江山,也就基本上无人可继了。想到这里,王世充不由得勾了勾嘴角,眼神中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

只听杨广叹了口气:“出此逆子,实在是国家的不幸,都怪朕这几年忙于国事,忽视了对这畜生的管教,现在事已至此,杨暕之案,应该如何处置,各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这里也没有外人,有话可以但说无妨。”

六个人都低着头,面面相觑,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开口,杨广看向了站在前面的大理卿杨汪,沉声道:“杨爱卿,你是大理卿,熟悉司法之事,刚才苏尚书说此案宜依法办理,那你说,依法办理的话,应该如何处理?”

这杨汪年约五十多岁,花白胡子,身材高大,有一股武人的刚猛之气,但他的经历却颇为传奇,此人是弘农杨氏出身,跟杨素家算是不同的支系,武将世家,父亲做过北周的仪同将军,杨汪本人从小性格凶暴,横行乡里,拳打脚踢,号称乡中一霸,但年长之后却痛改前非,拜访明师,苦读诗书,居然学得了一肚子的文化,尤其是精通《周礼》和《左传》,在北周的时候做过太子的侍读,学问之精深,就连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深深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