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页

杨广微微一愣:“这又是何意呢?”

萧美娘微微一笑:“这王世充嘛,对陛下的忠诚,应该是没有问题,因为他出身卑贱,又是商人之子,做事难免斤斤计较,不够真诚,世家子弟们看他不顺眼,他也看那些人不顺眼,要想爬上高位,出将入相,也得踩着那些世家子们上位才是。”

“宇文述虽然是关陇世家中的异类,人缘也不好,但毕竟跟陛下是亲家,有姻亲关系,而且自陛下登位以来,一直掌军,党羽部下遍布军中,从这次征辽的情况来看,众将还是不敢和宇文述彻底撕破脸皮,所以王世充这样精明的人,也知道现在宇文述没有彻底失掉陛下的信任,不敢痛下杀手。”

杨广冷冷地“哼”了一声:“他倒是挺会猜朕的心思,这回又让他猜中了。”

萧美娘秀目中光波流转,继续说道:“所以王世充要想上位,只有把目标放在文臣之上,而非武将,即使他军事才能出色,可是不容于诸将,亦是无用。虞世基是江南文人,靠着亲近陛下而受宠,根基不够深,又遭人忌恨,按说本是个很好的下手对象,但他现在也不敢肯定陛下会抛弃虞世基,来提拔他,所以他不敢直接冲着虞世基来,而是把目标,对准了虞世基的头号智囊,也是跟他有了死仇的封伦。”

第1177章 皇后回都

杨广轻轻地叹了口气:“封伦这人也真是的,朕也不知道他跟王世充究竟是何等的仇,以至于此,以前差点是害人不成给搞死,现在到了虞世基那里还不消停,死咬着不放,朕要是杀了封伦,那虞世基和裴蕴势必惶恐,也会给那些早就看他们不顺眼的关陇世家子弟们一个信号,以为朕要对他们下手,后续的事情,就难以预料了。”

说到这里,杨广看着萧皇后,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这个信号不能发出,这一段时间重用江南和荆湘文人,以制约山东大族的做法不能动摇,美娘,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既惩戒了封伦,让王世充满意,又不至于让虞世基生出误会呢?”

萧美娘微微一笑:“其实虞世基也是个聪明人,若不是看出陛下对王世充宠信有加,以他的个性,早就听封伦的话,来弹劾王世充了。他之所以收手,也是留有余地,所以陛下不可以把事情做绝。”

说到这里,萧美娘顿了一顿,笑道:“只是封伦上次就没有严惩,这次又死性不改,臣妾看来,他也不一定只是要对付一个王世充,而是作为一个世家子,要打压这种新上升的力量,听说那些世家子弟们,对陛下一直在大力推行的科举,也是极力反对,科举出来的人才,他们是一个也不让进入朝堂,全部只发放到州郡一级,甚至县里,这恐怕和陛下想用科举的新人们代替这些世子子弟的初衷,不相符合吧。”

杨广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美娘说得一点不错,他们就是这样明里暗里地跟朕在做对,所以这回朕一定要征高句丽,也是要借关陇世家那些军汉们,在此役中能得功升爵,去好好压一压那些山东世家,江南文人们现在根基尚浅,还无法跟北方大族对抗,朕必须要通过科举的方式提拔一些非世家子弟们进入朝堂,不然完全靠了袭爵和推荐当官,朕永远没有自己亲信的臣子。”

萧美娘点了点头:“所以这回是个好机会,借着敲打一下封伦,也能显示出陛下的意志。臣妾以为,让封伦去出使一趟高句丽,或者是百济,新罗等国,是个不错的办法。”

杨广的双眼一亮,点了点头:“这办法倒是不错,但是现在能以何等名义去出使这些国家呢?”

萧美娘笑道:“高句丽这回被我大隋天兵攻击,虽然侥幸取胜,但仍然是损失惨重,让封伦这时候再去问责高元,让他继续称臣致歉,谅那高元也不敢真杀了封伦。不过这一行也有危险,可以杀杀封伦的锐气。”

杨广摇了摇头:“高句丽现在太危险,封伦不是非常有胆色的人,万一在敌人的刀兵之下,失了天朝的威仪,那就适得其反了,去高句丽不行,去百济和新罗这两个藩属国,又没有什么意义,美娘,你再帮忙想想,要去一个跟我们大隋关系不好,但又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却要这封伦受苦受罪的地方,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