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虚实相封 伐吴前奏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168 字 8个月前

“在走之前,本来朕担心的唯一一件事便是孙权对你的阴谋,一开始你太过轻视孙权了。”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刘备的言语中不经意间带上一些严厉的语气。

正如糜旸少时他对着糜旸耳提面令一般。

面对着刘备的教训,糜旸脸上流露出一些惭愧之色,他如少时一般对着刘备躬身认错。

的确若不是他轻视孙权玩弄阴谋的手段,今日的事或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只不过刘备并没有再过于苛责糜旸,因为从结果来看,糜旸今日的表现不能说不好。

刘备的面色缓和了些,他来到宴席的主座上坐下,糜旸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最后在他的身前站定。

在糜旸站好后,刘备对着糜旸言道:“猾虏能有心思使出今日的阴谋,说明江东的元气恢复的,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一些。”

“或许在不久后,孙权的野心亦会完全恢复。”

对于刘备的这个判断,糜旸赞同的点点头。

公安一战将江东打的元气大伤不错,但那一战让江东大伤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那场大战中江东的存粮几乎毁于一旦。

公安之战并不是长平之战,江东的青壮男人并没有遭受断层般的打击。

而相比于青壮的损失,粮食这一战略物资得到补充的速度会更快些。

甚至于如果年成好的话,这个速度更会大大缩短。

这便是当初糜旸做出推断,江东五年左右无法发起大战的原因。

见糜旸赞同他的看法,刘备微微叹了一口气:

“孙权不可轻视,同样也不可轻信。一旦江东的元气恢复,天下的局势定然会再次发生变化。”

“时不我待呀,子晟!”

刘备的这两句话语中,透露出他对大汉未来深深的担忧。

诚然在糜旸穿越的这两年来,大汉对外作战连战连捷,但这只是让大汉的战略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并未在根本上改变天下三分的格局。

亦并未在根本上改变北强南弱的格局。

要想做到这一点,绝对不是单单靠几场大胜就能做到的。

在发出叹息之后,刘备招招手让糜旸在他的脚边坐下。

面对刘备的招手,糜旸顺势坐在刘备的脚边。

在糜旸坐下之后,刘备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奏。

“今日朕拜你为梁州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你的奖赏,一部分原因就在这封密奏上。”

在说完这句话后,刘备将手中的密奏交到糜旸的手中。

糜旸见状连忙接过刘备手中的密奏,然后认真的看了起来。

可就在看到密奏中的第一句话时,他的眼神就不禁微微一凝。

密奏抬头是上奏者的身份。

而这封密奏正是丞相诸葛亮向刘备上奏的。

在知道这点后,糜旸马上打起十二分精神看起密奏中的内容:

“出师必先有名,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臣闻陛下欲有伐吴之思,特上此书论之。

或议者言,今因大败魏军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

然大战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应徐缓之;

臣闻善战者,力战为下,智战为上。

今天下三分,东吴虽国力最弱,然东吴世家盘桓,人心离汉,若一交战,势不得骤解。

自那时逆魏骚动,我军或将腹背受敌。

为长久计,陛下当今应以宽抚吴人为要,既而令贤臣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

然荆州之地,三家分疆,细作广布,机密不掩,不可行此事。

唯有益北一区,地处吴地上游,又掩于山林之间,实乃战备要地,望陛下思之。”

可能因为时间匆忙,所以诸葛亮在这封密奏中的言语并不多,但是诸葛亮的进言一向是一语中的。

糜旸在看完密奏中的内容之后,他惊讶的抬起头看向刘备。

梁州之重设,为的不仅仅是北伐?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