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历史遗憾 不必重演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412 字 8个月前

诸葛亮在朝会结束后会前来拜见自己,这一点早在刘备的意料之中。

在为人臣的本分上,诸葛亮一直做得很好。

正好刘备也有些话想跟诸葛亮说,于是他便命人将诸葛亮召进来,并且他让糜威先行告退。

在刘备的命令下糜威朝着殿外退去,在半路上他与诸葛亮正好相遇。

看着对自己行礼的糜威,诸葛亮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他为何在此。

明白之后,诸葛亮的脸上流露无奈之色。

诸葛亮加快了脚下的速度来到刘备身前对他一拜,在对刘备行礼之后,诸葛亮对刘备劝道:

“陛下不可思虑过甚。”

昨夜诸葛亮拜见刘备之时,本可以提前将他南征的布置告知刘备,但他没有这么做,担心的便是刘备会因此而劳神。

没想到今日刘备还是忍不住,召来糜威询问朝会上发生的一切。

对于诸葛亮的劝谏,刘备有些不以为然。

但他不想在这一点上过多纠缠,否则以诸葛亮的性格,肯定又要滔滔不绝的劝谏他。

刘备只是问诸葛亮道:“卿准备何时出征?”

面对刘备的询问,诸葛亮恭敬答道:“五日之后。”

听到诸葛亮的回答后,刘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本来五日的时间,是不足以完成一场战前准备的,但之前刘备与诸葛亮为了防备南中,曾在益南诸郡都留有一部分兵马。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不需要调集大军来成都,他只需要率领一部分大军一路南下不断汇合各郡大军,等到达南中之日自然麾下就会有一支数量不低的大军。

这种出兵方式,亦能大大减少路上军粮的损耗。

在知道诸葛亮具体的出兵日期后,刘备沉默了一会,随后他便对着诸葛亮告诫道: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卿宜慎之。”

听到刘备的告诫后,诸葛亮面色一正,躬身领命。

而在告诫完诸葛亮这一点后,感觉没有其他方面可以嘱咐诸葛亮的,刘备一时又陷入沉默之中。

他知道诸葛亮今日来求见他,是来向他告别的。

毕竟以他现在身体,五日之后他是没办法亲自去送诸葛亮的。

只是一想到诸葛亮要第一次领军出征,而且出征的还是险恶的南中之地,刘备便又有些话不吐不快。

于是乎接下来整座大殿中,出现的都是刘备的教诲。

从安营扎寨到排兵布阵,再从制衡部下到相应军法,刘备尽量用言简意赅的话语,将自己的经验一一传授给诸葛亮。

听着刘备那细致入微的教诲,诸葛亮心中的暖意越来越盛。

在世人眼中,是他诸葛亮成就了刘备,也因为他的成就,很多人都会忽略他的年纪,将他当为刘备的同辈,但其实这一点是不对的。

他与刘备,乃是互相成就的。

而且在他与刘备相处的日子中,他与刘备的关系其实类似于父辈与子侄那一般。

刘备在过往的时日中,曾以长辈的身份教会了他不少东西,正如今日他正在做的一般。

主公是诸葛亮对刘备的独有尊称。

主是主君,公便是对家中长辈的一种尊称,在诸葛亮的心中,刘备既是他的主君,也是教导他成长的家中长辈。

今世的诸葛亮,还未有将魏军打的鬼哭狼嚎的战绩。

但也许在历史上诸葛亮取得那等傲人的战绩时,青灯燃起之际,诸葛亮也是希望刘备在天之灵能为他骄傲的吧。

有幸的是,今世刘备与诸葛亮之间不会有这种遗憾。

诸葛亮耐心听着刘备的句句教诲,可是再长的教诲亦有停止的那一刻。

当刘备的教诲停止之后,诸葛亮知道时候已到,他对着刘备一拜:

“主公,臣要走了。”

听着诸葛亮的告退话语,刘备眼神中有着不舍,但他还是淡淡应了一声嗯。

在刘备回应之后,诸葛亮深吸一口气,便转身朝着大殿外走去。

看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刘备心中暗暗言道:

“朕在成都等你凯旋。”

随着这层心思的浮现,诸葛亮的背影已然在大殿中消失。

平淡的话语,不能掩盖刘备与诸葛亮之间那浓厚的情谊,一切尽在不言中。

南中,诸葛亮来了。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