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第三条路

糜汉 酱油拌历史 1393 字 2022-10-21

“但既然关校尉有此先见,那自然会有预防之法。”

“若公安守军哗变,其无将校上下指挥,可挥手之间镇压,

况且人心浮动之大军,应当弃之不用才是,又何必要去担忧指挥其不利?”

“自古以来,守城一方兵弱者不一定会兵败,但若是城中人心不齐者,最后必败无疑,

还请主簿三思。”

于禁说完后也不再劝谏,他无视了关平对其怒目的举动,径直走到自己的坐席上坐下,

而后就直接闭目养神起来。

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当日他答应糜旸,尽心为其谋划守城事宜,他今日也做到了。

他今日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在面对公安城中人心浮动的时刻,若糜旸有显著军功在身,那么这一点自然无须担忧,

但现今糜旸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杀人立威这一快速稳定人心的捷径了。

当年魏王征伐徐州,徐州百姓对其的来临非常不欢迎,徐州境内多有反抗其之举动。

魏王为了快速稳定局势,亦是举起了屠刀,到了今日,徐州还不是被魏王治的服服帖帖的,

当日魏王做得的,糜旸今日自然也能做得,

至于屠杀所带来的恶名,只要你爬的越来越高,又有谁会在意呢?

经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相处,于禁知道糜旸是个和曹操类似的聪明人,他相信糜旸会知道如何抉择的。

而不出于禁所料,在于禁进言完之后,糜旸的脸上已经显露了意动之色,

看到这一幕,关平心中大急,

在于禁一番陈述之下,关平不是无知之辈,他现在当然也知道了,

于禁所献的诱杀之策,是当下能快速稳定城内局势的一种好方法。

但一想到百余条性命,仅仅要因为心中的惧怕而消逝,关平就心中有所不忍。

关平来到糜旸身前,对其言道,

“诱杀之策虽好,但亦险。”

“况且彼等一干将校反心未露,若就此杀之,

不仅会让子晟名声受污,亦会令城中闻听此事之人,寒心无比。”

糜旸看着主张宽抚的关平,又看了看主张严惩的于禁,

他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这次是他第一次以主将的身份,主持一场会议。

不料在他主持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有个难题令其一时之间无法决断。

不同于他以往谋士的身份,他现在是决断者,这一点无疑让他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

关平最后所言,他又岂能不知,但正如于禁所说的那般,

守城守得就是人心。

而要稳定人心,既然施恩不行,那也只有立威一途了。

其实在当世中,于禁方才所献的计策,真的是快速稳定人心所通用的手段。

糜旸在郑重考虑一番后,对关平言道,

“坦之,你命人前去召那些将校到校场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