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邮驿和官道

至于军功授爵,对大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座的所有人,没有一个官爵是从祖上的传下来的。

赵国早就废除了世卿世禄制,运气好的,能传一两代,运气不好的,人死后,赵国直接就把爵位收回来了。

和楚国那种到处都是盘踞几百年的封君完全不同,所以赵国变法的压力要远远小于吴起在楚国变法。

“第九条,未来五年之内,赵国所有郡县,全部通上官道,这件事主要由魏齐负责,各地区配合。”赵括继续说道。

截止到目前为止,赵国主要几条官道,除了晋阳到石邑,上党到邯郸两条横穿太行山的道路之外,其余道路已经全部修建完成。

材料足够,人手足够,多线开工的情况下还是很快的。

至于横穿太行山的道路,真不是材料和人手的原因。

没有经验,加上工具、技术、工匠水平等等诸多原因,一边建一边改,一边改一边建,陈衡丢下团队跑来邯郸参加朝会的时候,也只建了不到一半,还是相对来说容易的一半。

按照现在进程,原本计划的明年建好很有可能会成为奢望。

至于将官道建到乡和里,赵括就不敢想了。

这玩意的难度不是倍数增长的,而是指数增长的。

将官道普及到县,需要耗费五年时间。普及到乡需要的时间不是十年,而是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这还是在一切顺利,并且赵国地盘不变多的情况下。

至于普及到里,一百年都不可能,有些里就十几户人家,还住在山坳坳里,走路要两三个时辰才能到,赵国还没富裕到这种程度。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