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陆铮笑笑,“对,整天被秘书使唤的老板,能不是好人么?”又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咱们下去谈件事,我跟你说篇文章,你帮我写写。”

……

休息室,沈明辉和卡洛琳擦肩而过,旋即沈明辉笑呵呵坐到了正翻看报纸的陆铮身旁,问道:“陆书记,怎么不上去和慧中、刘局他们聊天?”

陆铮笑了笑,说:“他们谈正事,我这属于无所事事,只能下来看报纸。”

沈明辉就哈哈地笑,说:“陆书记,您太谦虚了。”旋即又好奇地问:“那位伯格小姐是您的秘书?”

陆铮知道他想什么,说:“我在一家企业任职,就是昌明,她是企业里的秘书。”

沈明辉恍然,又说:“听说现在来中国的很多外国人在他们国内都不如意,有破产的,也有在他们本国找不到工作的,都跑来咱们这里淘金。”

陆铮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说:“是啊,如何管理外籍人士的思想观念也得转变啊,不能和解放前一样,把洋大人都供起来。”

沈明辉又问:“刚才伯格小姐和慧中聊天,说她家里也是破了产?”

陆铮点点头,旋即便道:“她情况不同,和家里事业没关系,她来中国时家里还没破产呢,而且,她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

沈明辉就笑呵呵的说是,和陆铮聊了几句,便走了出去。

陆铮继续翻看《新滦报》,这便是他曾经和陈克提起的报纸,敢于针砭时弊,陆铮很喜欢这份报纸的文风。

其中一个叫“知了”的记者写的评论文章最对陆铮心思,陆铮每期必阅。

不过今天这一期,“知了”写到了德国人的高素质和中国人如何没素质,不由得令陆铮看得皱起眉头,原来也是这般小资情调无病呻吟,实则一种社会氛围的形成,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很多事,不能仅仅用素质来解释,陆铮觉得,国人骨子里还是信奉忠孝仁义的,这比之外国人仅仅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的“秩序”,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对的,陆铮很多时候觉得一些国人推崇的所谓外国人高素质,实则,只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秩序的体现。

正琢磨间,突然就听外面隐隐传来争吵声和盘碟破碎的声音。

好像,有汪慧中的怒吼和卡洛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