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说着,唐奕转向赵祯,“幸好,观澜商合在各地都有专人做民生数据。”

“民生数据?”文彦博疑道。“那是什么?”

唐奕横了文扒皮一眼,“朝廷也不能只关心税几何、民几户、出丁几许吧?”

“打个比方,一州之地,粮产几何,预计明年是增是减,所产粮食多少用于酿酒,多少流于别州,又有多少存仓入库?这些数据,对于朝廷掌控州府,了解民生,适时做出相应调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扒皮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毕竟这是他身为宰相的职责。

“这些……各州知州也是会做的。”

“可是,朝廷知道吗?”唐奕反问。

“知州统计不假。可是,若非灾患之年,这些知州也不会上报,就算报上来,朝廷也只是留档入册就算了事,根本不作多想。”

“这些数据只流于地方,中枢无法对整个大宋的生产、生活形成一个系统直观的印象,且无法预防可能带来的隐患,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况且,有些很重要的数据,各州也都不会做。”

“且说邓州,魏介知道邓州现今人均收入几何?消费比重、粮菜之耗占比多少?田产造屋占比几何?金银宝器又占到什么消费水平?”

文扒皮答不上来了。

“没事算计这些有何用?”

“何用?”唐奕轻蔑的一笑。“现在就有用!”

“观澜的统计,西北私盐占了整个盐业市场的十之八九。也就是说,百姓消费十斤盐,里面有九斤是私盐!”

“你说这个数据有用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