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页

“苏辙还不是最小的。”有人已经看到又一个名字。

“第十四名的晏几道,乃是晏殊幼子,那娃娃还不满十六!”

“十六!?”

众人哀叹之余,猛的一惊:

苏轼、苏辙、曾巩、晏几道,好像……好像都特么是那个土匪窝里出来的吧?

再细看榜文,第五的章衡、第六曾布,第七吕惠卿,后面的王韶、张载……

好像都特么是观澜的考生,观澜这一科又炸了!!

……

“不用数了……”刘之道终于阴着脸色开口。

他在太学的时间最长,对同城而立的观澜书院也最了解。

“前百之中,除了头名解元梁山伯,第十一名的祝英台,不知是何方神圣,余者九十八人,尽出观澜!”

“怎么可能!!!!”

孙山跳着脚大叫,“怎么可能啊?”

你特么前两科,一科中个十多个咱们还信一信。这特么一科中一百多,还把前百差点包圆儿了,这怎么可能!?

而接下来,一个刚回过味儿来的儒生的一声惊叫,更是把孙山吓得腿一哆嗦,直接就坐在了地上。

“我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