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页

然而关于易储,李素却一个字都不敢多提,因为他很清楚历史上侯君集是因为什么垮台甚至连命都丢了的,或许如今历史因为李素的这个异数的存在而不知不觉改变了,但李素无法肯定这种改变对侯君集来说是好是坏,他只希望侯君集最好不要沾任何跟东宫有关的事,闲聊都不行,尤其是在眼下太子即将倒台的关键时期。

侯君集今日来李家是为了谢恩,目的达到了,侯君集终究思家心切,而李素这个小滑头左拉右扯,天南海北,就是不说点干货,聊久了侯君集的耐心也终于被耗尽,于是起身告辞。

李素松了一口气,以一种送瘟神的迫切神情亲自将侯君集送出大门外。

侯君集踩镫上马,手里倒拎着马鞭,马儿不耐烦地打了个响鼻,后蹄刨着地,侯君集骑在马上,淡淡朝他一瞥,忽然弯下腰,轻声道:“你果真对太子殿下无恨?”

李素想了想,不答反问:“侯叔叔对陛下有恨吗?”

侯君集一愣,接着大笑,狠狠一扬鞭,一行人飞驰离去。

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谋篡

侯君集怎能无恨?

他恨的不是流放千里,恨的是李世民不公。

都是跟随李世民打江山的老臣,都是战功彪炳的当世名将,当初李靖灭东突厥纵兵屠民抢掠,回朝后只是交卸了兵权,便被高高供起,而他侯君集回朝后却被锁拿下狱,流放千里。

处置待遇天差地别,尤其是西域诸国君主施压,而煌煌大唐却因这些蛮夷小国的指责而加罪于他,侯君集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成了李世民手中的一颗弃子,为了那些蛮夷而放弃了他这个跟随多年的忠心部将。

如此不公的待遇,教侯君集心中怎能无恨?

可是,恨又能怎样?臣只是臣,君仍是君,恨意再深,他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面对李世民时仍要做出无比悔恨愧疚的模样,仍要伏地跪拜表示自己的忠诚,稍微露出半点怨恨的表情,便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

东宫。

最近东宫的客人比较多,多得有些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