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世家的最大的优势就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一旦联合起来,在地方上的势力,不弱于皇权,李世民只知道海上危险,却没想过,孙享福在内陆,甚至比海上还要凶险,但他还是甘愿冒险出来了,只因他现在还是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他要在岁月将他的毅志磨去之前,为这个民族做些事情。

良种稻和新的作物未必能让大唐躲过朝代的更替,北宋引进了占城稻,同样灭亡,明朝引进了土豆,红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还是灭亡了,但这些农作物全部都被引进之后,这个民族的普通老百姓对抗天灾的能力却是大大的加强了,孙享福能为这个民族做到这些,就够了。

至于神都管不了的人祸,他无力去管,只希望这个民族尽早的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文明,脱离这种被别人的野心和贪欲左右,导致生灵涂炭的低级趣味吧!

“世家子可恶,不过我道门也不是吃素的,等到了洛阳,我便去信运河沿岸,到时若有什么风吹草动,会有同门告知我等的。”

李淳风怎么说也是道门下一代掌教的后备人选,道门子弟多少会给他一些面子,如今,道教强横,全国各地都有道观,信徒不少,而且是走江湖流派的,打探个消息什么的,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如此,便有劳道长了。”

孙享福对李淳风的情绪很复杂,很害怕他那些神神叨叨的推理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又很想将自己还记得的一些知识传授给他,希望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

“贫僧倒是觉得,那些恶人或许不会在内陆动手,应该会集中力量在海上动手。”

玄奘此言一出,孙享福觉得很有道理,那些门阀势力的家兵已经在长安全军覆没了,一定会对李世民有所忌惮,而在大海上行事,却是无需顾忌,届时茫茫四周都是海水,想求援或逃离都没有可能,当真是最佳时机。

“那么,以大师之见,我等该如何应对呢?”孙享福毫不怀疑玄奘是现在船上最聪明的人,向其问道。

“天高任鸟水,海阔任船行,我等,又何须应对呢?”玄奘说着,目光便看向了甲板上的五根大桅杆。

“对啊!以幸福号之利,在海上我需要怕谁?”

孙享福恍然大悟之后,顿时精神便轻松不少,本想让护卫们除下甲胄歇息,赵龙却是不同意,觉得只要在船上,就应该严格管理所有的人,孙享福此时才算知道,为什么席君买会说,带兵的话,他不如赵龙了。

享福号虽然没有满帆,但航速奇快,一个时辰便能走出三四十里,只一个白天,就走出去了二百多里,进了豫西河段,水流就变的很急,不仅不能挂帆,还需要众多船工上岸将其拉过旋流比较大的位置,好在这个时期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不算严重,黄河还算温和,到了元明时期,这豫西段便只能走渡船了。

次日午后,幸福号便拐入洛河,由水牛拉动船尾的轮叶和螺旋桨,黄昏前开进了洛阳城内的码头。

“此船真乃水上利器也,若是以往,从长安行船到洛阳,还不得三五日啊!如今,却是两日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