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可是,要让百姓们富起来,那他们便要先挣到钱,这些钱从哪里来?”韦叔谐继续问道。

“当然是从有钱的人手上挣来啊!”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有钱的人,谁愿意把钱给穷人挣?”

“我愿意啊!只要我花的钱,是用来建造像望江楼这样能为我日进斗金的产业,我为什么要怕花钱?”

韦叔谐闻言,貌似血管里面的堵塞物瞬间被冲开了一般,愣了好半晌才道,“要是有这样的产业,富人们倒是愿意花钱置办。”

“所以呀,这就是个循环,世家的人为了保留自己的财富,将财富积压在手上,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有钱,就应该利用这些钱,置办更多能够赚钱的产业,搞活市场,不仅好了自己,也好了别人。卡死了这些钱在手上,反而会让市场变的萧条,让他们自己挣钱的难度越来越大的同时,逼迫穷人和执政者下决定推翻或铲除他们,韦大人觉得,是积累财富在手上活的长久,还是将钱流放出去,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活的长久?”

孙享福此言一出,韦叔谐更加愣了,他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论调,但是,这论调居然说的通。

“不对不对,你说的不对,世家用这一套行事法则传承了千年,证明这套法则是有效的,你说的道理虽然说的通,但钱放出去了,却未必挣的回来,万一被别人挣走了呢?”想明白了此节的韦叔谐大摇其头道。

“传承了千年,可不是说能够一直传承下去,那是因为这个时间内没有出现文化的大进步,世家能够传承下去的,其实只有开创世家的那些先贤的精神,您觉得像望江楼这样的产业会是大唐的最后一个吗?肯定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的一些年里,会有很多像这样的产业在大唐诞生,当粮食多到吃不完的时候,世家手中掌握的土地就会变的不值钱了,他们如果还没有找到新的盈利产业来维持,就将会坐吃山空,当老本被啃尽的时候,就是倒塌的时候。”

“这……”

韦叔谐居然被孙享福说的无言以对,望江楼的例子摆在眼前,亩产十石三的稻谷已经出现,难道世家真的到了要找新的出路的时候。

然而,当他的眼神再度恢复清明,看向孙享福的时候,发现他竟然看着自己在笑。

“你为何跟老夫说这些?”

“因为,在下觉得,韦家会很愿意做第一批转型的世家。”

“为何会这样觉得?”

“因为利益啊!难道您会嫌自家挣钱的产业太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