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不能……”

“是啊!到时候,还不是谁有粮谁说了算……”

附和声纷纷从各处响起,王麟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大家安静,又道,“皇帝所持,不过是岭南之粮和淮南大豆而已,如果,我等使计,断了他的供给,你们说,武德初年斗米千钱的盛景会不会再现?”

在坐的人虽然年纪都不大,但也都是从武德年间过来的人,经历过那个斗米千钱的短暂时期,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财富有七八成流入了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手中,使得他们在李唐建立的初期获得了第一次的大规模扩张。

而李渊对于世家的态度,是拉拢,重用的,这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在此之前,他陇西李氏,也是其中一个大世家,初登皇位的李渊,没能以统治者的长远目光来看待世家也属正常,他为了皇权能够快速稳固,大量的任用了这几大家族出生的人才为官,还充分放权,给与他们超高地位,这才使得这些世家将吃进了嘴里的东西逐渐消化,转化成了更多对知识,人才,肥沃田地资源的垄断,后来逐渐的把控了朝堂上的大部分话语权。

要知道,新朝刚立的时候,是权力洗牌的最佳时期,正是因为李渊那个时候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才导致了后面越来越被动,让世家势力在各方面盘根错节,难以动摇,致使强如太宗,也没能在他在位的时候很好的解决世家的问题。

对于孙享福,王麟已经有了一系列计划,自从被打包沉到运河里之后,他就发誓要报复,这段时间之所以没有出现在长安,是因为他去了趟关外,颉利和突利为什么突然分出胜负?除了突利确实没有颉利的聪明才智之外,还因为王麟出手帮助了颉利,而颉利在玉门关外做出对大唐的进攻态势,也是为了回报王麟。

然而,败的不明不白的突利也没能逃过他的利用,鼓捣他抢劫朔州的人就是王麟,王旭都要弄死他了,他可不会让王旭安心安意的活着,正好顺带手的,把孙享福也解决了。

如果孙享福知道这一切,一定会庆幸自己的挑拨计划成功了的同时,更加能理解唐奉义喝醉酒后说的那番话的意义了,杨广初上位之时,隋朝的国力储备相比于如今的大唐,何止强了几倍,为什么发动百万大军,三番两次,却不能打下区区一个高丽?那是因为这些拖后腿的世家子不想杨广打赢,他们希望战争一直打下去,尤其是这种我强敌弱的对外战争。

拥有智慧和财富的世家,就像后世一些聪明的有钱人一样,他有太多办法玩弄别人了。

王麟的话让大家都屏住了呼吸,斗米千钱的场景,他们只需要幻想一下,就不由自主的呼吸粗重起来,难道,咱们世家,又将迎来一次实力大爆发?

见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王麟又道,“倭国的使团其实一个月前就到了山东,有船数百艘,武士千余,另外,还有新罗,百济,高丽的船队,也受了本公子之邀……”

“王兄的意思是,让这些人联合起来……”

“本公子可什么都没说,只是告诉他们,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这里都有,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就得替我们办些事情。”

王麟止住了想要说话的那人道。

“呵呵,王兄的手段高明,我卢家的本事也不差,钱嘛!我卢家大把,只是把这几个月从长安售粮的盈利拿出来,就能买下淮南出产的几成大豆,不知那几位贤兄有意,与我卢家一起,将淮南所产,尽数拿下……”